一位青年教师一边按照新的方法实验新课程,一边悄悄地拿出过去的卷子给学生做。她毫不隐晦地说:“原来的方法已经习惯了,习惯了的东西要打破,对谁都是一种挑战,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课改,面临最大挑战的是教师。在实验学校,记者强烈地感受到,课改,对广大教师来说,不仅仅是压力,是挑战,更是一次“蜕变”。这场变革给教师带来的变化是前所未有的。正如一位教师所说:“课程改革不是换一本教科书,而是一场深刻的教育观念革命。在这场变革面前,每一位教师都有一个重新学习的问题,要敢于挑战传统,挑战书本,挑战自我。”
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变化,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因为,任何一项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然而,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驾轻就熟的东西,这对许多人来说,不是没有痛苦的。本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这几乎等于要改变教师已经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其艰难性就不言而喻了。
一位老教师深有感触地说:“改变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改革意味着对自己过去某些东西的否定,对自己经验的重新认识。传统教育观念下形成的教学模式是根深蒂固的,即使有意识地去改变,在教学中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回到“定势”当中去。这一点,尤其是对于一些颇有建树的成功教师来说更是艰难。他们不仅要改变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甚至一定程度上要改变一些“成功经验”,这对教师来说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新课程处处体现着新思想、新观念、新创意,没有一个成功的模式,只有依靠广大教师在实践中摸索。比如教材难度降低了,知识面加宽了,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自身所储备的知识量能否适应课改,能否满足学生的需要,这是对教师提出的第一道难题。教学变成一种充满智慧的挑战,学生要自己参与,自己探索,教师如何引导呢?如何确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具有宽厚的专业知识,掌握先进的教育技术……面对这些新的课题,教师们普遍感到,要实施好新课程,使用好新教材,教师的观念要更新,教学方法、手段要改革,教师不仅要“洗脑”,还要“充电”。
可喜的是,尽管困难重重,教师们却表现出从未有过的勇气,在教育思想、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都有了“求变”的意识。长期以来束缚教师的“枷锁”正在被一层层地卸掉,他们渴望尝试新的教法,敢于自我剖析、自我反思,改变自己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课程改革激活了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教师们在实践中摸索,逐渐悟出了一些门道。在实验学校,记者看到,无论是教学后记中的点滴体会,还是教学研讨会上的只言片语,无不闪现出教师创新的火花。
走进实验学校,你会感到,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师能够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教师敢于放手,不再像以前那样包办代替,凡是学生自己能说的、能做的,教师都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课堂开始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在这种课堂氛围下,许多教师反映,他们“经常有惊喜”,“经常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经常被难住”。一种久违的、渴望已久的东西回到他们中间,教学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教师工作变得幸福了。
但是,相当数量的教师仍心存疑虑:“我这样教了,领导怎么评价我?”一个学期下来,教师们普遍感到,让学生体验实践,通过探索获取知识,花费的时间多,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不如直接灌输来得快。
很显然,作为改革的先行者,荣誉、压力与风险同在。目前,造成教师负担重、心理压力大的原因,除了对新课程有一个适应过程外,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评价所带来的压力。对教师的评价,如果只是凭借学生的学习成绩、排名或一些文字材料显然是片面的。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当我们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以后,评价的标准和方式也必须做出调整,必须深入到教师的工作实践中,去听、去看,感受教师工作的全过程,全面评价教师,真正发挥评价的促进功能。
应当看到,课程改革的路还很长很长,教师面临的问题还很多很多,教师不是被动地执行课程标准,而应该主动地参与课程的研究、开发与建设,这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还有,新课程要求开发课程资源,而教师现有的资料及了解的资源十分有限,新课程为教师留下了创造的空间,而相当多的教师不知道在这个空间里该做什么?看来,要完全适应新课程,教师还需要一个很长的“磨合”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