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师范教育 > 教师新闻
汉字全息高效教学法受专家好评
2002-07-03    记者胡斌

字体大小:

   人民网北京7月2日讯  记者胡斌报道:一场别开生面的“汉字全息高效教学法”观摩会近日在北京市万泉小学举行,来自北京市崇文小学、万泉河小学和万泉小学的师生们用生动活泼的方式演绎了汉字教学的魅力,赢得了张伟超、李燕杰、张荣富等众多教育界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许嘉琦、杨丽娜、林宝珍等6位北京著名特级教师向全国发出倡议,大力推广“汉字全息高效教学法”,将灿烂的汉字文化融入到识字教学之中,提高识字教学的科学性、文化性和规律性,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课业负担。

  “汉字全息高效教学法”的发明人是萧启宏教授,他历经20年的潜心研究,发现每个汉字具有“字形藏理,字音通意”的总规律,汉字之间具有“同形同宗,同音意通”的总联系,在此基础上,他发明了“汉字全息高效教学法”,2001年开始在北京崇文小学、万泉河小学等学校开展了课题试验工作,受到了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的热烈欢迎,增强了汉字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起到了增效和减负的作用。

   崇文小学三年级学生黄姣姣小朋友告诉记者,“汉字全息高效教学法”使汉字学习变得非常生动、形象、有趣。她举例说,比如矛盾的“盾”,从“厂”从“十”从“目”,“厂”就相当于是盾牌,“十”代表盾牌后面的把手,而“目”就是人的眼睛,这个字说明人为了保护自己、消灭敌人,拿着盾牌只露出自己的两只眼睛。这样学习汉字,记得牢,忘不掉。

   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杨丽娜说,现在教育部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识字量从2500个字增加到了3000个,这对教师识字教学改革提出了新任务,对教师自身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萧启宏教授发明的“汉字全息教学法”使汉字教学有血有肉,有情有感,使抽象与具体、哲理与艺术得到高度的统一。让小学生多掌握500个汉字,不是简单的量的增加,它将大大开拓学生的眼界,使学生更多、更早地接触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藏。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主任、全国小学语文学会理事长崔峦,北京师范大学汉字研究所王宁教授,中央教科所前所长、研究员滕纯等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了“汉字全息教学法”,认为它提高了汉字教学的文化品位。目前的小学识字教学,存在单纯求数量、求速度的倾向,教学内容贫乏,对汉字从文化和构形理念方面培养学生的正确观念考虑太少,为了增加趣味性而离开汉字科学引进所谓“流俗文字学”等现象屡见不鲜。萧启宏教授的贡献在于,循着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的思路,还原汉字的字理,采用十六字诀的形式,逐个解读常用字,体现汉字的表意性,加入汉字文化内涵,可以收到识字明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目前,“汉字全息高效教学法”已列入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并被列为钱其琛副总理发起并领导的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的核心内容。萧启宏教授领导的北京东方文星汉字研究所正致力于推广这一项目,现在已编写出版了与新《语文课程标准》配套的《识字卡片》、《汉字开智之路》系列教程和“启宏全息码”全汉字系统。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移动教学”系列谈:电脑让教学更轻松
· 异步网络化教学模型设计及实现
· 老师是授课机器 学生就沉默封闭
· 北大附中教师塞北办校探索教改见成效
· 陈省身倡议并捐助奖励本科教学突出教师
· 老师的假期和学生的假期
· 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毁誉参半的教改实验
· 武科大认定48种“教学事故”
· 教学叙事重建教师思维
· 北京启动中小学教师“网上备课”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