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师范教育 > 教师新闻
报告显示:超六成农村教师希望流动到城市任教
2015-01-27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关注农村教师流失系列报道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3—2014》显示

超六成农村教师希望到城市任教

  报告显示,68.6%的教师想到教育质量更好的学校任教,90.33%的乡镇教师希望到县及以上城市学校任教,93.35%的村屯教师希望到乡镇及以上地区学校任教。

  本报讯(记者 宋伟涛)“65.7%的农村教师希望流动到城市任教。在有流动意愿的农村教师中,68.6%的教师想到教育质量更好的学校任教,90.33%的乡镇教师希望到县及以上城市任教,93.35%的村屯教师希望到乡镇及以上地区任教。”这是记者日前从《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3—2014》新闻发布会上获得的一组数据。

  报告显示,参与调查的教师中有3433名教师有职业内流动的经历,占总样本的58.19%。其中,87.27%的农村教师有职业内流动的经历。报告将教师流动方向分为“以向上为目的”的正向流动、“以向下为目的”的逆向流动和平行流动三类。报告显示,流动到比原来学校教学质量好的学校或者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入到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正向流动教师,占参与过流动的农村教师总数的80.36%。逆向流动与平行流动比例相当,都在10%左右。

  报告显示,农村教师的流动多是从村屯流向乡镇、从乡镇流向县城、从县城流向更大的城市。农村教师群体的流动规模较大,流动方向以正向为主。

  农村初中、小学教师的流动、流失情况在各地区的分布不均衡。中、东、西部教师流动趋势相近,但流动规模稍有差异。其中,中部地区正向流动比例最大高达85.5%,非正向流动的规模明显小于东、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参与过职业内非正向流动的农村教师规模最大,占25.5%,这可能与区域发展情况有关,也可能与各地教育政策干预程度不同、用人机制差异有关。

  从流动教师的年龄结构来看,78.47%的农村教师在21岁至35岁期间离开原来工作的岗位,参与教师职业内流动。其中,年龄在26岁至30岁的教师人数最多,占33.45%。

  具体来看,流动教师队伍呈现出三大特点:农村中小学男教师的流动比例高于女教师;中青年教师流动数量较大,适婚年龄段女教师流动规模较大;农村教师的职称越高正向流动比例越大。

  调查还发现,个人、社会、政策、经济、家庭等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对农村教师的流动产生一定影响。当前,因为家庭因素而产生流动行为的农村教师比例最大;教育政策、物质待遇都会影响农村教师流动的方向;对社会地位、职业发展空间的不满意容易引发农村教师的流动行为。

  报告提出了改善农村教师流动问题的策略和建议:统筹城乡教育投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提高农村教师岗位吸引力;建立健全教师流动制度,促进城乡教师双向流动;实施教师流动补偿政策,激励农村教师安心从教。

  据了解,该报告由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邬志辉领衔主编,得到教育部社科司的支持。该项调查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17个省份选取研究样本。在实地调研中,课题组共发放教师问卷7730份,回收7482份,其中有效问卷5285份,通过调研,课题组在报告中呈现了大量翔实的数据。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安居才能乐教 江苏赣榆兴建“里仁居”保障边远农村教师
· 全国人大代表呼吁改善农村教师“阴盛阳衰”状况
· 关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没尊严,哪来教育公平
· 农村教师生活仍清苦 与城市教师收入差距较大
· 出台措施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 农村教师工资低下 难题何时能解?
· 报告称农村教师晋升小学高级比城市多花4.43年
· 全国人大常委会检查组:农村教师队伍亟需加强
· 政策解读: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以农村教师为重
· 关注农村教师体检③:医疗保障从教师体检做起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