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师范教育 > 教师新闻
29个省份出台实施办法 乡村教育按下"快进键"
2016-01-08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29个省份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破解优秀教师“下不去”难题

给力教师,乡村教育按下“快进键”

  赶在2015年最后一天,广西、四川、陕西、云南4个省份同时向社会公布了各自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至此,自去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通知以来,除北京、广东、浙江三省份外,全国已有29个省份(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先后公布了实施办法。这标志着中国乡村教育按下了“底部攻坚”的快进键,也使得此前长期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等痼疾有望破题。

  政策靶心始终向下,聚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受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交通地理条件不便、学校办学条件欠账多等因素影响,我国乡村教师队伍长期面临好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困惑。这也成为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战略部署的薄弱环节和最大短板。

  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等八项具体举措,并明确要求各地制订实施办法,瞄准支持重点,因地制宜提出符合所在省份乡村教育实际的支持政策和有效措施,以便从根本上提高乡村教育的质量,阻断贫困现象的代际传递。

  聚焦乡村优秀教师“下不去”的老大难问题精准发力,是各地制订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的政策靶心。为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解决乡村教师短缺矛盾,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完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针对多年来大量乡村学生涌入城市学校、大量乡村优秀教师招考进城等“失血”现象,安徽省完善中小学教师“省考、县管、校聘”办法,优先补充乡村学校特别是村小、教学点教师,城镇学校新任教师1年试用期满原则上先到乡村学校任教2年以上,定向培养乡村教师占编分配到指定的乡村学校任教不少于6年;海南省则通过实施省级学前教育乡村特设岗位教师计划,从2016年至2020年,每年为乡镇中心幼儿园招聘约100名特岗教师,工资待遇按国家特岗教师标准执行。

  与其他省份的教师补充机制不同,广西壮族自治区结合本地区实际,创新支教走教模式,每年选派音体美、英语、信息技术等2000名左右紧缺学科的优秀教师,除完成原单位教学任务外,到乡村学校轮岗走教。

  资源投入向下,倡导“艰苦地区待遇高”价值观

  “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地位待遇就越高。”这既是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政策出发点,又是29个省份“实施办法”共同倡导的新价值观,也是国家和各地给全国330万名乡村教师的政策福利。

  因历史原因,城乡教师在地位、待遇上所形成的“剪刀差”,是造成我国乡村师资多年来严重“失血”的一个重要诱因。为此,各地出台的“实施办法”都紧扣这一“失血点”,通过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和编制职称同时向乡村倾斜等方式,对乡村教师队伍开展“靶向治疗”。

  改善乡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营造关心支持乡村教师的社会氛围,成了一些省份不约而同的政策选择。为完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制度,西藏自治区在2016年人均月补助标准达到二类区500元、三类区1000元、四类区1500元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三类区、四类区补助标准。甘肃省则在乡村教师享受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补贴200—600元的基础上做好“加法”,对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按每月不低于300元标准发放生活补助。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点亮未来 | 乡村教育振兴创新案例征集
· 信息时代的乡村教育该是什么样的?
· 湖南:培养“陶行知式”乡村教育人
· 农村孩子上学难:村校荒芜 教师老化 儿童不爱读书
· “互联网+”或是反哺乡村教育的捷径
· 乡村教育为什么留不住人才?
· 党报谈乡村教育短板:优秀老师被城市挖走
· 乡村教育:“乡土味”渐渐淡了
· 农村青年用脚投票逃离乡村教育 男生不愿当教师
· 乡村教育的喜与忧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