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民工荒”越来越受舆论关注,与之相关联的一个中国社会新群体——“大学生农民工”也备受社会关注。据2011年2月23日的《长江日报》报道,湖北省为农民工举办的专场招聘会上,居然有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前往应聘。又据《华西都市报》报道,在成都今年首场特大招聘会上,大学应届毕业生的薪酬比农民工的薪酬稍微低一点或者持平,成都人才市场对此社会现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45%的被调查应届毕业生认为这是正常的,薪酬高低是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
这不是个别现象,全国各地都有这种“沦为”农民工的大学毕业生,他们与没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普通农民工职业混同,工资相差无几。客观来说,大学生“沦为”农民工确实是一件颇为悲哀的事:过去的天之骄子、未来的社会精英,居然要去和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工争饭碗,这很容易使人想到国家人才资源的浪费,怀疑改革开放之初流行的“脑体倒挂”现象又回来了。
或许,我们可以说,大学生甘当农民工反映出当今大学生就业理念的转变,这也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但这种转变与进步却饱含着泪水与代价,他们避免了失业,但却必须去适应农民工的高劳动强度、低社会保障和差生活条件,而且,这种代价往往不完全是出于其自身的原因,而是为着整个社会与时代做出牺牲:生于农村不是他们的错,这要归因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现状;大学生就业难也不是他们的错,这要归因于近年来高校的盲目扩招、教育质量的下降以及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矛盾。
无论与发达国家还是同等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大学生从数量和结构上看都处于偏低水平,为什么还会出现大学生与农民工抢饭碗的现象呢?这是因为,中国教育界虽然在把大学生当做技术型高端人才进行培养,但技术开发、创新产业、服务业等高端产业并没有以大学扩招的速度发展。中国发展最迅速、最消化人力资源的仍然是那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世界闻名的“中国制造”并不能为中国大学生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因此,仅仅从大学生就业的角度讲,中国制造的产业升级就已迫在眉睫。
从生命个体来看,大学生“沦为”农民工或许不是个幸事,但从社会整体来看,他们的牺牲与付出将大大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进步与转型。无论“大学生农民工”毕业于几流学校,他们都比没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工具有更高的个人素质、创新意识、学习能力与自我意识,“大学生农民工”走到生产一线,更容易成长为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和技术创新带头人,他们的加入,将大大提升中国农民工群体的整体素质,提升中国制造的水平,从而为中国制造的产业升级奠定良好基础;他们的加入,还将提升农民工的维权意识,推动农民工群体社会地位的改善。
而且,如果大学生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凭借他们的学识、智商,只要熬过阵痛,即便成为农民工,也未必不能搏得一个好前程。比如,建筑工地上的工程预算员,如果取得了造价员证、造价工程师证,再有七、八年的工作经验,年薪就能达到十几万元,丝毫不逊于办公室白领。
虽然从结果上看,大学生“沦为”农民工有其社会进步之处,但我们绝不能因此放任这个过程。既然年轻的大学生群体在竭力接受阵痛,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做出牺牲,那么,社会各方更应该尽量帮助大学生减轻因角色转变而产生的痛苦,帮助他们树立起良好心态,不至于因自觉沉沦而仇视社会,相关部门、机构也更应该尽最大努力,公开、公平、公正地为大学生提供更合适的工作岗位。
值得警惕的是,就怕大学生甘当农民工之时,用惯了农民工的资方反而容不下更有知识、更懂法律的大学生,一旦资方把能够利用自身所学知识与文化来合理维权的大学生当成“刺头”加以排斥,难保不会没有“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出现,大学生可能因此而落得个想当农民工都不得的“下场”,那才是真正的社会悲剧。
文 信海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