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3年高考已经结束,广大考生就会进入“后高考时期”,即填报志愿和学校发榜与招生工作前的时期。一些家长以为高考一过,考生的心理情绪问题便会减轻,对考生也不再细致关心。
2013年高考接近尾声,广大考生就会进入“后高考时期”,即填报志愿和学校发榜与招生工作前的时期。一些家长以为高考一过,考生的心理情绪问题便会减轻,对考生也不再细致关心。但事实上,尽管高考结束了,考生还要承受许多心理压力,还有很多潜伏的心理危机,有些甚至“一触即发”,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此时更需要呵护和关爱。有专家表示,在“后高考时期”,考生容易产生突发性的心理冲突和生理紊乱现象,应引起足够重视。
不少人通常认为高中生考前的心理调适很重要,目的是让他们学会怎样放松,消除紧张、焦虑心理,以平和的心态应对考试。但是我们千万别忽视了学生高考过后心理状态的干预。统计数字显示,高考和中考过后都是各种心理疾病的高发期,尤其是考后综合征。这是因为考前,学生一直处于紧张的备考阶段,心理和身体都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高考几天学生疲于应考,心理一直处于应激状态。考试后,高考的压力似乎一下子消失了,昨天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今天就胜似庭前信步,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需要调整。另外,高考虽然结束了,但是还有报考志愿等一系列的事情,会让考生的高考压力由原来自己可以控制,通过自己取得高分来实现梦想,到现在自己不能控制,只能被动的等待。此时如果调试不当考生就会产生无力感,无助感等悲观消极的情绪。
据心理专家不完全统计,高考结束到录取结束这段容易被忽视的时间里,60%—70%的高考考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近20%的考生会因为过分焦虑而影响了日常生活。在高考后的6—8月三个月内,不论是考生还是家长,期待中伴有焦虑,已经成为一种心理常态。高考结束后随之而来的对考试结果的预测和获知,会让许多考生有不同程度的突发性心理冲突,出现生理紊乱现象。有一些考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陷入痛苦的情绪体验中,这时的他们看到的只是自己的缺点,总觉得自己技不如人,低人一等。一些性格内向的考生,还可能由于过分焦虑、恐慌、烦躁等而做出极端的事。据了解,很多考生被发现有心理障碍时,往往是已进入了抑郁期,抑郁的治疗比一般的心理障碍困难。因此家长要及早发现学生异常心理的苗头,尽早释放考生心中的不快,让考生在上大学之前,拥有健康的心理及体格,以应对接下来的学习与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