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观察
人民日报评各地神翻译:用洋文千万别出洋相
2015-05-12  人民日报  

字体大小:

  公共卫生间里,“来也匆匆,去也冲冲”被译为“Easy come,east go”;社区指示牌上,“小卖部”变成了“Small buy”;在银行业务窗口,“对公业务专窗”赫然写着“To male business”……近来,国内公共场所错用、滥用外文现象频出,令人啼笑皆非的“神翻译”赚足眼球的同时,也折射了当前国内公共场所外文使用管理的尴尬。

  “面对洋文出洋相,我们能做的,不止是围观和吐槽。”小曹是上海一所重点大学的语言类在读研究生,也是个外文纠错志愿者。吃饭、逛街之余,在公共场所只要发现不规范的英文标识,她会立刻拍下收集证据,回去登陆官方平台举报。

  小曹所说的官方平台,其实是搭建在上海语言文字网上的“上海市公共场所语言文字应用监测平台”。自今年1月1日起,国内首部规范外文使用的省级政府规章——《上海市公共场所外国文字使用规定》开始生效。为了更好地宣传、引导公共场所的外文使用,上海正一步步地向前探索。

  找问题

  除了翻译不当,单独使用外文、外文使用突出于中文等毛病也不少

  “公共场所洋相百出的‘神翻译’,不仅给不懂外文的市民造成了识别障碍,也使一些外籍人士产生误解。”小曹说起自己当纠错志愿者的原因,“错用外文标识,给城市形象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作为外籍人员聚集的大城市,上海公共场所外文使用范围广、数量大、语种多,一直存在外文使用不规范的问题。记者从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了解到,当前公共场所使用外文错误或不规范的问题,不仅有“翻译不当”“拼写错误”等常见问题,还有“单独使用外文”“外文使用突出于中文”等诸多顽疾。

  “城市语言交流固然需要国际化,但要保持城市自身的文化品位,应当坚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主体地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公共场所应根据实际需要,正确地使用外文,而不是去滥用、错用。”

  记者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只对公共场所外文使用作了原则性规定,目前,尚无专门规范公共场所外文使用的法律、法规或规章。而从2012年起制定、2014年9月通过的《上海市公共场所外国文字使用规定》,是国内首次以政府规章的形式,给外文使用立规矩。

  其实在立规矩前,从2003年起,上海就尝试对公共场所外文使用加以监督、管理和服务,而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过程中,“语委统筹、行业协同、社会参与”的公共场所外文使用管理体制,正逐渐形成。

  立规矩

  外文使用要符合外文使用习惯,公共场所禁止单独使用外文

  《上海市公共场所外国文字使用规定》生效后,公众可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和“上海语言文字网”设立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进行投诉、举报。

  按照《规定》,上海公共场所的外文使用有三方面的具体要求,即公共场所的招牌、告示牌等禁止单独使用外文,因对外服务需要使用外文时,要同时使用规范汉字,汉字应显示清晰、位置适当;公共场所使用的外文应与同时使用的规范汉字意思一致,符合国家和上海颁布的外文译写规范,尊重公序良俗;标牌或广告应当以规范汉字为主、外国文字为辅,应当符合外国文字的使用习惯和国际惯例。

  有了规范外文使用的管理依据,“规范公共场所标志牌、指示牌的外国文字使用”的专项整治活动,最近在上海浦东新区各商圈、街道间启动,除了请志愿者纠错、提醒商家规范店招等活动外,未来浦东新区还将试点开展街镇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评估。

  做服务

  制定相关外文译写规范,分析本地外文用字情况,提供外文咨询服务

  日前,在商业文化重地黄浦区,大学生志愿者们到南京路、淮海路、外滩、豫园等知名商圈“扫街”,监测了733家名称牌、招牌、告示牌、标志牌等中外文用字状况,把商家存在的中外文夹用、纯外文、繁体字等问题通报出来做分析和研讨,由商业街管理者认领整改监测单。《规定》生效至今4个月了,实施效果怎么样?

  尽管上海市语委公布的热线电话、监测平台不时接获市民投诉,但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中,不合外文使用规范的招牌依然不少。为什么街上单独使用外文却没标注中文的餐厅、酒吧并没有改正的举动?有店家解释,他们的顾客主要是老外,年轻白领群体中不少人也通晓外文,所以不存在消费障碍。

  按《规定》,滥用外文标牌可能会引来城管责令改正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罚款。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告诉记者,语言文字问题不同于其他社会问题,立法目的不仅是为了处罚,更重要的是要引导社会共同遵守语言文字使用规范。

  据悉,从去年9月至今,伴随着《规定》颁布和实施,公共场所外国文字使用管理工作,已被上海纳入了城市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除语委外,工商、民政、旅游等多部门都有管理和监督的职责。上海不少区县已开始制定公共场所外文使用管理和监管办法,落实中外文使用监管的责任主体。

  同时,上海还设立了外国文字译写专家委员会,为有需求的单位提供外国文字译写的专家意见。而在上海市公共场所语言文字应用检测平台,不仅能举报、建议,在提交不规范英文实录的同时,只要输入中文,系统也能够自动提供基于《公共场所英文译写规范》的规范译文。

  日前,一场特殊的语言文字应用研讨会在杨浦区五角场商圈举行。街道工作人员、城管、市场监管人员、12家大型商家负责人和上海市语委邀请的专家一起解读分析新规和本地的社会用字状况,把规范店铺用字,纳入了招商管理的标准化要求。“要提升城市公共场所标志牌、指示牌等社会用字规范化水平,必须加强宣传引导,让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进来。”上海市语委办副主任凌晓凤说。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人民日报整版阐述推进教育数字化|以教育数字化助力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
· 人民日报:推进教育数字化
· 人民日报:云端有个支教课堂
· 人民日报整版探讨“坚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 人民日报:互联网时代更需要“数据守护”
· 人民日报评高考改革:走好高考改革的“平衡木”
· 人民日报批大数据杀熟:数据权力如何尊重用户权利?
· 人民日报刊文评取消流量漫游费:提速降费,升级数字中国
· 人民日报三问大数据:好用吗?畅通吗?安全吗?
· 人民日报:寒假作业,个性十足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