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20年来,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在高中阶段教育中的比例曾达到7∶3,对调整教育结构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近几年,由于社会及教育自身的调整,中等职业教育一度增长缓慢,甚至萎缩,引发人们的担心。在日前召开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年度工作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王湛提出,把职业教育做强才能做大。
成绩:规模总量世界最大
据初步统计,2001年全国职业高中招生155万余人,比上年增长4.7万人;普通中专招生127万余人,比上年减少4.9万人。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初步统计,2001年技工学校招生总数约50万人,与上年持平。成人中专招生62万余人,比上年减少12万余人。200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招生395万人,比上年减少约13万人。从总体上看,中等职业教育近几年招生数量减少的势头得到遏制,不少地方招生数量开始出现回升。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经济部门、劳动部门的参与下,认真分析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和青少年学生、社会成员的就学需要,推进了职业学校专业布局的调整。2001年全国职业高中学校数比上年减少955所,校均规模达到571人,比上年提高29人;普通中专校数减少386所,校均规模达到1405人,比上年提高273人。
通过调整,职业教育资源进一步整合,使全国出现了一大批3000人以上规模的职校,增加了职业教育的实力,使职业学校的办学效益和质量有了一定提高。骨干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达到了近1200所。
为推动西部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安排了国债资金3亿元,支持西部12个省(区、市)加强186个贫困县职业教育中心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央职业教育专项补助经费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倾斜。教育部和财政部把2001年度职教专项经费基本安排在了中西部地区,其中一半的经费要求用于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
差距:水平实力相对较低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成绩巨大,但是由于基础薄弱,在整体水平和实力方面仍存在相当大差距。
双师型教师总体上说数量缺乏,质量欠佳;实习实验设备陈旧,与经济生产的发展脱节;除原有的普通中专学校外,绝大多数职业高中开设的专业为第三产业,缺乏技术含量;低水平重复现象普遍;最为主要的是没有固定的经费渠道,以及对职业与职业教育歧视。
据介绍,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减少,其中有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包括教育发展变化等方面的原因,也有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原因。比如就业形势的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用人数量和结构的变化,相当一部分行业用人层次和劳动人事政策的调整变化,高等教育的连年大幅度扩招以及职业教育自身结构的调整。应该说,这些变化与调整是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减少的主要原因。
同时,社会思想观念的误区和用人政策制度上的缺失,也是导致职教滑坡的原因之一。比如盲目追求用人的高学历,轻视、忽视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劳动者的培养与使用;机构改革与企业改革过程中,弱化行业及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责任等。
就全国而言,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小而全”、校均规模较小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这不仅影响了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效益的提高,也成为中职招生中出现生源大战、招生秩序混乱的原因之一。
机遇:结构变化带来旺盛需求
我国劳动力市场已经呈现出有利于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的势头。根据劳动部对全国62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的定点监测,2001年第三季度,这些城市劳动力市场上需要120.7万人,这些需求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制造业和社会服务三大行业,约占总需求的66.3%;商业和服务业人员及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依然是用人需求的主体,所占比重分别为43.6%和24.2%。根据劳动部就业培训、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2001年对全国2084个企业进行抽样调查结果的初步分析,被调查企业的技术工人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63%,中专、职高、技校等高中阶段毕业的占59.28%,初中及以下占34.09%。企业对技术工人资格等级需求结构为:初级工为19.51%,中级工40.18%,高级工2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