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科研创新意义何在?
“找项目、组建团队、找指导老师、搞研究,挑战杯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体现和磨练。”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原团委书记王懂礼对此深有体会。从2007年浙江省第一届职业院校“挑战杯”开始,他已经组织了八届校内的选拔比赛了。“从年初开始立项,到年末开始比赛,贯穿一年的时间,牵动1000多名学生、100多名老师去关心这个比赛。这一年的科研经历能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学习习惯,也许就可能改变他的一生,对学生学风的优化和个人的成长有着巨大的作用。”王懂礼说。
沈伟然认为,职业院校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参加“挑战杯”的比赛,“对于他们今后实际投身到工作当中,怎样设计出更好的产品,怎样研究新工艺生产出更好的产品,有直接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然而,同样作为评审,在中国微生物学会常务副秘书长肖昌松看来,虽然职业院校的学生“很有想法、理念,在注重应用、实用方面比较活跃,理念工艺创意上很有头绪”,但和参加大学生“挑战杯”的选手和作品相比,仍存在一些差距。“首先在论文的书写上,在科学性、逻辑性上会稍差一些,个别同学表达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也稍稍有一点差距。”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普活动处有关负责人认为,普通高等院校肩负着重大的科学研究的使命,而职业院校学生更适合做应用技术和与生产、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一些创新研究。
浙江省教育研究院院长方展画表示,通过科研创新活动和竞赛,有助于扭转社会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观、人才观,反过来也会促进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
正如王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尽管本科生、研究生他们的论文,理论写得非常多;虽然我们只是一个专科生,但是我们能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能够实践、能够改进理论,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会为之自豪。”(实习生刘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