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08-29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张赐琪 |
|
三.大学公司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所产生的种种需求,教育不仅仅是一种雅趣一种闲暇的文化消费,它也是为社会创造利润和培养各类新兴人才的重要工具。在这种观念的转变中,酝酿并产生了九十年代欧美教育界的一个令人吃惊的变化大学逐渐成为公司,这种变化呈现着世纪之交大学教改的某种轨迹。
1969年,具有700多年历史的剑桥大学,率先走出"大学公司"的新路。有影响的"莫特报告"提出,要以剑桥大学的声望和实力,把那些立足于科学技术研究的企业吸引到剑桥地区来,得到了英国政府和企业界的支持。于是在1970年,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就拿出自己的一块土地筹建剑桥科学园。在此后10多年中,剑桥集结了大批高技术公司,行业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电子科学仪器、生物技术等。配置了可供共同使用的特种设备。由于这批高技术公司具有研制、设计、生产小批量高产值产品的能力,从而使剑桥科学园的利税率猛然上升,并且持续不断,这些高技术公司与剑桥30多所在经济上各自独立的学院保持着极其密切无法分割的关系。
剑桥籍此向政府各界表明了大学能对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对提供一流为经济建设所需的合格人才作出贡献,能向教育界提供改革教学,学用结合,加深教学的第一手经验;大学公司联姻能创造出丰厚的高科技产品、第一流人才和丰厚的教学经费。
"大学与企业联姻"使剑桥这株古树又开出奇葩。基于剑桥拥有众多实力雄厚的基础学科,工程技术人才和第一流的实验设备。企业的介入和联合研究项目的开发,以及企业提供的特种设备的引进,促进了教学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今天,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在大学周围兴起科学园、工业区,越来越多的企业介入大学,联为一体,大学公司正成为明天高等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为教育和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用一位权威的大学战略部署人士的话来说:"直到一两年以前,竞争和市场是高等院校决策中闻所未闻的字眼。"时至今日,已成为大学教改的必然发展。导致这种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代大学的开支与日俱增,而政府的拨款有限,入不敷支,必须另开"财源";林林总总的公立、私立大学有不断衍生的趋势,而出生率则逐年下降,由于生源有限,导致各学校争相以更为优化的环境和学习条件为竞争生源的手段,以满足学生毕业后的择业选择和进入大企业的种种需求;高科技的发展促使高尖技术人才的大学,紧密加强与公司特别是高技术公司结成密切的伙伴关系,使科技的最新发展及时反应到教学中,同时高等院校,也可发挥其科研所长,为公司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服务。凡此种种因需而立,奠定了大学与公司联姻的基石。
纵观美国近年各大学公司的创建,大致具有如下特点:1、让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人出任校长,以市场的方式来吸收学生,招聘知名学者,如特里尼蒂大学以向任何一个全国优等生提供一年5000美元的奖学金方式来吸收优等生,结果其优等生入学比例占五分之一,跻身于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和斯坦福等一流大学之列。同时,该校也使教师的工资在5年内增加了60%以上。并且每年耗资20万美元,聘请国内最孚众望(当然也是最昂贵)的演讲者,如亨利.基辛格,亚历山大.黑格等来校演讲。一时间名声大噪。2、大学公司化,既可以使大学教学、科研直接面向生产、经营管理部门,更可以增加财政收入,并籍此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地位。如耶鲁大学、布鲁克林学院、里恩塞莱技术学院和其它许多高等院校都创立了"独立企业经营者培养基地",提供企业式服务等。3、大学公司化使企业与教育的关系日益密切,大学与企业在科技服务方面可以是互惠互利,利益均等。因而,加强双边合作,是今日大学公司化教革的又一特色。如康乃尔大学,1984年企业资助的经费在所有研究项目费用中已达到45%,而且比例还在逐年上升,虽然免不了受企业商业主义的"污染",但从发展趋势看,是所得大于所失。
美国大学公司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一是企业公司与学校签订供需契约,并保障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例如1982年波士顿地区近200家企业公司和波士顿公立学校签订了有名的"波士顿契约",以解决学生因就业困难而产生的厌学问题。该契约宣称,到1986年,凡具有最起码阅读能力和数学水平的高中毕业生,都保证能在这一地区谋到一个合适职业。波士顿契约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它在全美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大学公司的另一形式是企业收办学校,让学校直接为公司输送合格工人。美国制罐公司根据日益发展的企业与教育的合作计划,"收办"了位于纽约西北区的小马丁.路德.金中学。白宫私人创举办公室确认,已有1万家公司同大约2万所学校有联系。所谓"收办"即公司为学校提供财政援助,并将自己的影响深入学校教育内部,而学校则为公司培训出合乎公司要求的新工人。达拉斯商会收办学校经理认为:"公司是教育事业的最终得益者。"美国企业每年要花费30亿美元对新增职工进行重新训练与重新教育,如果能把学校收办成自己公司服务的培训场所,公司当然是乐意的。
在美国,越来越多富于魄力和远见的公司直接兴办各类教育,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成为传统的学校教育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卡耐基促进教育基金会提供了一份题为《公司课堂:学习的企业》的报告指出,美国企业内部开展的训练和教育计划如此宠大广泛,实际上已经提供了全国公立、私立学校、学院和大学的一种替代方案。如企业每年用于教育和训练的经费约600亿美元,全国4年制学院和大学的教育经费也不过是这个数字。在学生人数方面,大约有800万人在企业中学习,与高等院校录取的大学生人数相差无几。在教育的学术地位方面,企业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到1988年,已有26个公司和协会授予学员学位。王安电脑公司、诺思罗普公司、阿瑟.安德森会计公司、赫马纳赢利卫生链式公司向学员授予硕士学位;兰德公司不仅给公司学员而且也向社会公众授予博士学位;施乐公司、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普费泽尔公司和控制数据公司共拥有400多所学校和教学设施;而非常关注教育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每年用于职工教育的经费就达7亿美元。
由于上述显而易见的优点,"公司大学"的兴起正方兴未艾,由美国而欧洲,进而推向全世界,不同形式、类别的大学公司和企业化大学的诞生预示着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四.全民终身教育1972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集,以法国前总理埃德加.富尔主持的国际委员会提出了题为《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该报告正式确认了原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处处长,保罗.朗格让于60年代中期提的终身教育理论。近20多年来,终身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终身教育原则普遍地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在70年代进行教育改革的国家中,日本最先提出终身教育为改革前景,日本临时审议会于1984年至1987年间的四次咨询报告中正式提出:为主动适应社会变化,建立有活力的社会,"必须建立以向终身学习体系过渡为主轴的新教育体系。"1988年日本文部省发表的《文教白皮书》更加明确指出,日本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实现终身学习的社会"。
1984年4月,美国"全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在提交白宫发表的题为《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中指出,为了寻找教育问题的答案,必须致力于终身教育,开创一个以学习化社会为目标的教改运动。1991年4月18日布什总统发布的《美国2000年计划》的教育战略中又进一步强调,学习是终身的事业,要求全体美国人终身学习知识和技能,一辈子当学生,并号召开展一场把美国改造成"学生之国"的运动。
各国推行终身教育的目标所指,殊途同归:今后的教育应当能够在每一个人需要的任何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它揭示了未来教育的共同方向,也就是将教育贯穿到人的整个一生之中。使学习成为一个不断取得能力的过程。在科技高度发展,社会变革十分激烈的未来社会中,人们需要培养适应变革的能力,需要具有未来的意识,需要具有设想和理解未来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获得取决于教育的连续性和及时性,于是就催化和构成未来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终身性。
传统社会将人的一生分为三部分:上学、工作和退休。传统教育认为人们在青少年时期学习的一点知识和技能基本上能受用一辈子。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这种传统教育制度明显地暴露出它的缺陷。据美国对某个学科领域1970年毕业生的调查表明,到1980年他们的知识陈旧了50%,到1986年知识已全部老化。我国有关部门也对1965年的某学科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是到1970年他们的知识已陈旧了45%,1975年陈旧了75%。尽管计算陈旧速率的方法各不相同,但在知识爆炸,信息量无法细究的今天,一个科技人员的应用知识总量大约只有20%左右是在传统学校中获得的,其余的80%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应需要而不断习得确是不争的事实。基于这一点,发达国家率先提出加强在职教育,积极推行全民终身教育。经过欧美许多国家"实践"验证,并将在未来的全球范围内广泛推行的终身教育,不仅包括就业前的传统学校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大学本科的专业教育和研究生阶段的学科教育,而且扩展到学前的婴幼儿早期智力开发教育,并且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将进一步得到加强。还扩展到中学后、大学后、硕士、博士后的在职知识更新,技术技能培训继续教育,转换职业教育以及老年人教育。在国外,甚至还包括死亡前的死亡教育,临终关怀和心理准备。
教育在时间上将扩展到人的一生,在空间上将扩展到全社会。它不仅意味着未来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将随时随地接受教育,进行学习,而且意味着未来社会的每一个人通过参与社会活动来进行学习,还意味着未来的整个社会将承担起教育的职能。贯穿实施全民终身教育的将是各种类型和功能的学校。除了目前传统的普通教育外,整个社会将举办各级各类开放学校、短期学校、函授刊授学校、广播电视学校、夜校、社区学校、家庭学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乃至社会的每个细胞,家庭,以及博物馆、电影院、文化馆、剧场、俱乐部、图书馆等公众服务机构都将举办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教育,既有低层次的由教师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的传习性教育,又有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较高层次的独立性教育;既有每周每日固定时间的教育,又有弹性时间教育;既有长期学历教育,又有无须国家承认学历,旨在开阔眼界,提高能力的短训班、轮训班;既有专业培训,又有提高国民素质的社会教育,如消费者教育,健康和营养学教育,生态环境和卫生教育等。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推出和普及,各种社会教育形式、家庭教育形式都可以搬进学校和课堂;同样,学校教育形式、社会教育形式也可以搬到家庭住宅和学生公寓。因此,未来全民终身教育将是学校和家庭、社会和教育的高度融合。
全民终身教育的推行要求立法保证每个人不分种族、肤色、性别、宗教信仰的入学机会均等,并逐渐扩展到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所谓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是指每个人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每个人都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教育水准。现今,人们把学业取得成功的机会均等作为"教育民主化"的一项重要目标,尽管这一目标不能立即实现,但人们没有丧失信心,在努力同学业失败作斗争。
五.公立学校私营化浪潮九十年代始,在美国的部分城市兴起了公立学校私营化浪潮,美国教育领域的这一改革动向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在全球教育界也激起了强烈反响。许多发达国家起而仿效之,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公立学校私营化浪潮的兴起是有着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原因。
公立学校作为一种体现民主,实现种族平等,经济机会均等的教育机构历来被普通的民众视为一剂"万应药"而予以认同,尤其在六十年代的繁荣时期更是如此,但始自七十年代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危机迫使人们重新审视公立学校的功能。审视的结果是人们发现,公立学校并非万能它不但没有培养出适应国际、国内社会需求的学生,而且学校内部存在着严重的种族隔离,而这在以民主为其国家口号的美国却是不齿的,此外,政府也不断作出类似反应,如1985年教育部长威廉.丁.本尼特倡导的"回归基础"运动以及1992年克林顿总统的教育计划中都不同程度地指出了公立学校制度的种种缺陷与不足。种种迹象表明,现行的教育制度与2000年的六大教育目标相去甚远。但公立学校在上述批评面前似乎显得无动于衷。它的质量低劣、纪律混乱("垃圾坑"、"暴力学校")的沉疴依然故我。在如此情形下,美国公众感觉到,美国"神话"有破灭的危险。与之相比,处于"夹缝"之中的私立学校却以高水准的教学和良好的纪律和秩序获得了人们的广泛青睐。部分私立学校在一定程度上花费少于公立学校。尽管私立学校的其它特性,诸如扩大种族和宗教矛盾,强化经济分层而为人们非议,但从学校的意义上说,私立学校才是真正的学校,它培养出的学生才是真正的学生。
由于对公立学校的一系列改进措施相继失败,也由于上述原因,美国公众似乎失去了耐心,人们的呼声不再是"让我们来改进公立教育系统吧"而是,"让我们把这一系统统统抛弃"。美国公众似乎已下定决心,只要能够提高教育质量,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任何改革措施都有必要进行。这实际上构成公立学校私营管理的直接动因。
公立学校私营化大致可分为如下形式:公司承包经营,这一模式始于1992年,作为首批试点,巴尔的摩市将9所公立学校交付给私营的"教育选择公司"(EAI)经营,该公司获得每个学生5900美元的预算经费,同时承诺清洁教室,提高学生成绩,并且同意不寻求控制教师的任命及工资的发放。
继巴尔的摩市试点之后,马萨诸塞州政府聘请"爱迪生工程"公司经管该州15所特许实验公立学校中的3所,爱迪生公司还获得堪萨斯州威奇托市教育委员会的首肯,经管2所公立小学并创办一所新型中学;此外,明尼安那波利斯市教委也决定将该市95所公立学校全部承包给私营的"公共战略集团公司"来管理;华盛顿教委负责人1993年底也宣布打算将该市10至15所管理不善的学校承包给"教育选择股份有限公司"来经营,而实力雄厚的惠特尔通讯公司、联合报业控股公司、菲利普电子公司也打算大规模承包公立学校,并作了如下的许诺:1、在不增加教育经费的基础上,将给所有承包学校的每个学生配置一部个人电脑;2、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设外语课;3、加强道德观的教育和学术熏陶;4、缩短假期,延长承包学校的课时,扩大知识传授量。
除了由公司承包经营公立大学外,美国近年还出现了特许学校制度。允许个人开办和管理公立学校:它可以是新建的,也可以由现存的公立学校改变而成;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获得相关的法律保护;它可以雇佣员工和拥有财产;在有的学校,教师既是各自学校的雇员,也是各自学校的拥有者,尽管如此,特许学校的公立学校地位保持不变,免费、不教授宗教,实行非选择招生制,经费仍来源于政府按学生人数发给的资金。
特许学校由于是在现存学校体系之外授于公立学校特许权,在教育方面有创新精神的人们(主要指教师)便能将其新思想、新方法付诸实施(这导源于对教师"学校所有者"地位的确认),而不会受到普通学校那种官僚主义的妨碍。如在明尼苏达州,法律允许公立学校向学区承包学校,为期三年。在此期限内,学校可提供非常规课时和进行课程实验,可以根据所在社区具体情况确定特别的教学方式,设计教学大纲。教师真正地体现了主人翁的自身价值,从而被称为"作为企业家的教师"。在上下数千年的人类教育史上,教师的功能和地位出现了一次革命性转折。
尽管公立学校私营化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它们有着许多共同点:1、不论何种模式,都是对现行公立学校制度的挑战;2、它们的理论基础都来自于私有化理论;3、它们的目标最终都在于实现少花钱、多出成效,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更富竞争力的学生,以获得公众的认同和支持。
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经济制度必然要对其发生作用。自8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私有化浪潮,其主要内容是政府调整经济政策,将一部分国有、企业(股权)出售或者承包、租赁给私人或私营企业,从而激发竞争。人们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随着私有化浪潮在医疗、卫生、住房等国有领域的推进并取得相当成功,即私营公司较之国有企业效率更高、效益更好,由此,人们大胆假设,教育机构学校也可进行私有化的操作。无庸讳言,私有化浪潮为公立学校私营化提供了动因。
此外,在崇尚个性解放和自由的美国,60年代,"非学校论"的代表人物伊凡.伊里奇批评现行的学校教育是"操纵的制度",对人的自由构成威胁,主张废除学校,虽然他的批评有中肯的一面,但他的提议趋于片面,甚至有点荒唐,以至未能付诸实施。稍后出现了一种较为中立的学校观,认为"公私立学校并存的二元教育体制是有益的"。"如果没有私立学校,公立学校将形成垄断,而这是不可想象的"。"缺乏竞争机制的教育体制是一种不健康的教育体制"。上述观点虽然给予公立学校以认同,却都倾向于私立学校,这使人们形成这样一种信念:私立学校较之公立学校更合理、更有前途。
公立学校私营化之所以成为一种浪潮与政府实际上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这主要是指国家教育部和克林顿及某些州的领导人(如科罗拉多州州长民主党人罗依.罗默、马萨诸塞州州长共和党人威廉.韦尔德等人)、州教委负责人对这一改革的强有力支持。这就使得反对改革实验的教师联合会的一切动议化为泡影,政府领导人实际上对这一改革起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正是在上述诸因素的交织作用下,公立学校的私营化才成为一种浪潮,引起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作为一种实验,目前它仍然是局部性的、非主流的,但这场运动,随着教改的深入将会演绎为一种趋势还是最终化为乌有?将取决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公立学校"私营化"的实验是否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2、是否真正有助于促使各类学校为各自的生存展开竞争,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实验的成效,有待社会各界的公论;3、这一浪潮虽已赢得了政府和民众的认同,但却遭到了教师们的反对,或许是教师们囿于几十年传统的教学模式本能地排拒公司化的管理方式,他们认为这有可能使学校"非人性化"、异化,在这一浪潮中,若教师们的态度始终暧昧和不合作,实验将很难获得最后成功;4、一般而言,公司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它直接受制于经济活动规律,它的目标是获取最大利润,而学校则不然,它除受经济规律制约外(在某种程度上它又与经济规律有背离之处),还受教育规律的制约。因而,学校尽管以私营公司管理的方式运作,但承包者绝不能以"商人"的身份去管理它。当然,学校也不可能变成纯粹的"商店",这是由学校育人的本质所决定的。对此,美国全国教育会会长基恩.盖格有清醒的认识,他说:"将学校变成赢利的实体,办成纯粹的经济实体,不可能在教学上获得更好的成就"。这也是公立学校私营化发展过程本应避免的倾向。
(文章摘自:民办教育动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