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教育发展、发展战略、城镇化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把实施城镇化作为发展战略问题提到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议事日程。我们应当针对这一重大发展战略,联系教育事业现状,特别是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之后,教育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认真研究发展教育和城镇化的关系,并以此调整教育发展思路,使之适应并促进城镇化进程。
一 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是推进城镇化的基础工程
城镇化是指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从农村生活向城镇生活的升级转化过程。这种转化,是解决我国“三农” 问题的根本出路,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它有利于培育第三产业,也是培育知识经济的基本环节。这种转化的目的是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对城镇化的实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城镇化既是农业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也是资源深度开发利用、产业结构演进、生产布局更加合理、经济发展形成新的格局的过程。不论是侧重哪一方面,都离不开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都有赖于各级各类人才的支撑。如果城镇化只是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的空间意义上的搬迁的话,那么不仅发挥城镇生产要素的集聚和辐射作用是一句空话,而且社会结构的转型、思想观念的更新、现代文明的普及更是不可能实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实施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就我们浙江省来说,以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重点,努力率先普及高中段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教育发展目标,对城镇化进程必然产生基础性的效能。因为在现代生产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开发人力资源和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途径。它对人的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全局性、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是国家发展中的基础产业。
二 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支撑
人口从农村向城镇转移,从而形成生产要素的集聚,并产生辐射作用,其根本动力是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西方人力资本理论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对生产起促进作用,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与此相联系,该理论充分肯定教育对人力资本的形成以及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教育通过提高人的生产能力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个人经济效益。当前,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人的素质可以说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根本因素,而教育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的作用毋容置疑。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指出: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增加一年,GDP就会增加9%。城镇化需要生产要素的集聚,生产诸要素中最重要的是劳动者,高素质的劳动者可以使生产诸要素产生最大效益;城镇化要求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第一、二产业升级的关键是提高其科技的含量,这需要提高产业劳动者的素质,而第三产业的发展更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门人才的支撑。从教育的角度说,基础教育与经济的联系虽然是间接的,但各产业部门的职业技术和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和训练都是建立在基础教育基础上的,因此劳动者的训练程度、劳动技能和技巧以及劳动速度都与基础教育相关联。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与产业、职业部门包括人才、劳动市场是直接联系的。教育是科学知识生产再生产的场所,特别是高等教育,它在生产高科技商品方面也将作出越来越重要的直接贡献。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构建高质量的终身教育体系是经济增长及提高质量的重要支撑,它对加快城镇化进程及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 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是椎动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的动力之一
城镇化是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是必须把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从农业转到第二、三产业。’以往发展乡镇企业虽然转移了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但其存在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集约效益差等问题日益突出。城镇化是推动乡村工业集聚、升级,进一步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教育是实现这个战略的动力之一。美国经济学家米凯·吉瑟研究证明,在乡村地区,教育水平提高10%,将多诱导6%~7%的农民迁出农业,按照净效应,它将把农业工资提高5%。因此,为农民子弟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是确保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个有效措施。事实上,农民也渴望子女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只是由于当前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农民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才能让孩子进城读书。据不完全统计,浙江嘉兴市秀城区1995-1999年从农村迁人人口中18周岁以下学龄段人数有4122人,占整个农村迁人人口数的45%以上,更多的农民子女由于没有城市户口而在城镇学校借读。许多农民为了子女进城读书而进城购房,或从事第三产业,以便就近照顾孩子。因此,根据义务教育、高中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不同要求,在中心镇、县城和地区中心城市办好高质量的各级学校将成为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的有效措施。我们过去的思路是把学校办到农民家门口,由于投入、师资、文化环境等问题的制约,农村教育的管理、质量堪忧,教育对农村和农业现代化的作用也甚微。因此,农村教育发展思路必须根据城镇化的趋势更新。
四 对实施城镇化战略发展地方教育事业的思考
1 增加投入,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
切实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是有利于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基础性工程。我们嘉兴市在全省率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离高标准“普九”还有距离,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不高,已明显制约高中段教育的普及,也与广大农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不相适应。经过调研,我们认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与城市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1)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育费附加用于人头费开支已成为普遍现象,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并未杜绝,学校教学条件装备达标情况不理想。2)师资队伍素质不高。高质量教师留不住,代课教师在农村还有相当比例。3)办学效益不高。由于乡镇规模小,学校规模普遍过小,全市小学校在校生平均272人,农村则更低。4)学校管理水平不高。许多农村校长对办学目标心中无数,管理松懈。特别是教学过程管理流程不清晰,缺乏教育质量监控体系。5)幼儿教育薄弱,导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起点低。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是提高人口基本素质的关键,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把增加教育投入和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作为重点来抓,作为难点来突破。2 调整布局,充分发挥教育资源集聚效益
在实施城镇化过程中,将会进行农村撤乡并镇的行政区划调整,我们应抓住这个有利机会,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包括加快撤并规模过小的复式班小学,以提高办学效益,增强中心镇的集聚力;每个乡办好一所初中,集中投入、集中师资,提高初中教育质量,提高升学报考率;改变高中段学校遍地开花的局面,普通高中以县城为主导,适当在中心镇布点;每个县城还要办好一个职业教育中心等。比如,嘉兴市辖的平湖市除县城设两所高级中学外,仅在乍浦镇设立一所普通高中。因为乍浦是嘉兴市港口建设的中心镇,今后将成为上海港的辅助港,成为浙北和苏南地区的出海口,因此把唯一的农村普高设点于此,既有利于办好这所高中,也必然增强该镇集聚生产要素的吸引力。
3 打破区域分割,打破普职隔离,加快普及高中段教育步子
从嘉兴市的情况来看,由于行政区划的问题,普及高中段教育遇到招生不能打破区域界限,因而出现资源配置利用不合理现象,制约了重点高中发挥集聚力的作用。比如,秀洲区是纯农区,长期以来,初中毕业生进城上高中受到行政区域限制,而秀洲区的农村高中质量又较低,导致该区高中段普及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每万人中大学生数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因此,普及高中段教育一定要打破区域分割的局面,首先发挥省一级重点高中的“品牌”效应、质量效应,面向全市扩大招生;其次是高中布点向城市收缩,以利发挥有限投入的作用,以利优秀高中师资的引进;第三是打破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分隔的局面,尝试农村中学“初中2+职高2”的分流模式,尝试普高、职高学校修业融通,尝试综合高中承担升学预备教育和就业预备教育双重任务的办学模式。
4 全面规划,形成地方高等教育的新格局
目前,我国多数省份地区中心城市高等教育比较落后,高校总量偏少,导致高中升学竞争过于激烈;地级市的城市品位不高,高层次技术人才培养不足,制约产业的升级与优化。积极规划发展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与各地市原有的电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位于地级城市的省属高校形成地方高等教育的新格局,不仅对提高城市品位和提升劳动者素质有重要意义,而且有利于形成与地方经济产业相适应的人才优势、技术创新优势、信息接收和辐射优势。比如,嘉兴市已有一所省属本科院校、一所广播电视大学,再筹建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使之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立足于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地方高教体系。这样定能对该市的城镇化进程,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同时接受周边沪、等大城市的辐射产生深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