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开始,山东、广东、海南和宁夏四个省区率先进入新课程高考,以后其他省份将陆续进入。到2013年,全国所有省份(港、澳、台除外)全部进入新课程高考。作为先行者,四省区的新课程高考怎么考,考得怎么样,将对后续进入的省份产生极大影响。今年新课程高考的命题思想、命题原则及试卷题型发生了哪些变化,必然会引起全社会对高考改革走势的极大关注。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梁育民——
常模重建,2007新课程高考开创之旅
新课程高考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的高考改革。本报记者 樊世钢 摄
体现新课改理念
试题难度保持稳定
记者:2004年,山东、广东、海南和宁夏四省区开始参加高中新课程试验,三年后的今天,四省区迎来了首次新课程高考,这是新课程高考在全国第一次亮相。新课程高考怎么考,考得怎样,不仅是四省区的事情,是常模参照性(选拔性)考试的常模重建。其所代表的高考改革的走向,必然对其他后续进入的省份产生较大的导向作用。因此,四省区的新课程高考必然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梁育民:今年四省区新课程高考有这样几个背景:一是受到中央领导、基础教育部门、高中广大师生和其他省区考试机构的关注。有人提出,这次高中新课程改革究竟如何,要看今年首批省区的高考结果。他们对新课改后的高考期望很高,甚至用新课改的全部期望要求今年的第一次高考。后续省区特别是分省命题的省区,非常关注四省区的开创之旅;二是今年是恢复高考30年。30年来,已有一亿多人次参加过高考,其中上大学的考生约三千六百多万人;三是在今年年初,出现了关于高考存废的争论。有人明确提出废除高考,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尽管主张废除高考的言论没有成为舆论的主流,经网络调查,95%的网民反对取消高考,但也反映出不少认识上的问题。
继四省区之后,明年江苏进入新课程高考,2009年天津、福建、安徽、辽宁和浙江五个省市进入,2010年北京、黑龙江、吉林、陕西和湖南五个省市进入,2010年新课程高考在全国全面推广,到2013年,全国所有省份(港、澳、台除外)全部进入新课程高考。从这个进程看,今年四省区的新课程高考不是孤立的事件,它对后续进入新课程高考省份的导向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记者:今年新课程高考的命题思想、命题原则有哪些变化?
梁育民:就总的命题思想和原则而言,新课程高考与目前的高考是一致的:指导思想是“两个有利于”,即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录取人才,有利于推进中学素质教育。基本原则是“科学、公平、安全、规范”八字方针。
因为这是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批毕业生,学校的教学情况发生了变化,教学理念发生了变化,知识和能力要求与以前不同,如何估计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如何衡量新课改的价值观非常关键,这是价值尺度的常模重建。所以在总的命题思想和命题原则的基础上,新课程高考更加关注试题难度的稳定和新课改理念的具体体现,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平稳过渡。高中新课改的实施是一个过程,是一项综合性工程,不可能一步到位,随之而来的新课程高考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它是对新课改进程的反映。新课改后的高考要兼顾改革力度和考生、教师以及社会的承受能力,不要步子过大,应逐步到位。平稳过渡包括试题难度稳定和各科试卷难度稳定。就难度而言,要求各科总分应该不低于往年,各科的难度之和不高于往年。难度稳定或适中是新课改试验区关心的首要问题。
二是确保新课改的理念适度体现。重点体现在四个方面:(一)关注选修课程考查方案的落实。既然已经有必修与选修的设置,就必须在高考中体现出来。比如,海南某一科有四个选修模块,就给四个选考模块。宁夏有两个选修模块,就给两个选考模块;(二)适度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考查;(三)以考纲为依据,绝不超出考试说明的范围。避免试题有意无意地反映某一本教材的倾向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材的多样化;(四)注重探究性能力的考查。这是新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般的知识和能力,还要求学生对新的问题进行探究性的研究,用以前所学的知识和能力来处理新的问题,这在不同的学科都有适度的体现。
为了在高考中落实新课改理念,今年着重解决了三个认识问题:一是如何看待知识与学生思维活跃的关系。有人说新课改让学生思维更活跃,如果这是现实,那么必须积极研究思维活跃的情况下怎样出题,不能考教学要求范围之外的知识;二是如何在考查知识的基础上考查能力。能否找到一个办法,让知识与能力的考查不是叠加关系,新课改作了很多尝试。过去人们的知识完全靠记忆,现在有的知识不必记忆,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在这种情况下,把考查记忆的知识变成已知条件,在侧重探究性考查的同时弱化那些不太重要的知识考查,条件和背景资料尽量提供得充分些;三是难度控制与新理念的关系方面,难度的控制或适度调整放在第一位,新的理念如探究能力的考查放在第二位。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三个认识的调整基本到位。
记者:本轮新课程改革一个最大的亮点是选择性和多样性。新课程方案改变了传统的课程结构,设置了大量的选修模块。新课程的这些改革在高考中也得到了体现,即增加了选考模块,这在以前的高考中是没有的。
梁育民:四省区的新课程高考,无论是广东和山东的分省命题,还是海南和宁夏的全国命题,都力图适应新课程中关于选修模块的改革,提供了选考模块或选考内容。在今年新课程高考中提出“超量命题,限量答题”,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实现了新课改选修模块与高考选考模块的衔接,这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引进其他评价手段
推进招生考试改革
记者:“一考定终身”是对高考诸多批评意见中较典型的一种。在今年四省区新课程高考中,像海南将高中会考成绩按比例计入高考成绩,是否可以看作对这个问题的新突破?
梁育民:高考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是评价中学教育的重要手段,因为它的选拔对象是高中学生,但是高考不可能全面评价中学教育,不能将高考作为评价高中教育的终端手段,必须辅之以其他手段。在这方面,会考可以有更大的作为。关键是如何操作,其诚信度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当然我们不能因为诚信问题而反对将会考成绩计入高考成绩,应该通过努力提高社会对会考的信任度。
记者:国外有没有这方面的成功尝试?
梁育民:国外有很多这方面的尝试。比如在上世纪80年代末,英国把学生平时的学科成绩按照一定比例计入考试成绩。以历史科为例,除终端成绩外,要把两篇论文作为成绩计入:一篇论文的内容是在前人活动的历史条件下评价前人的活动;另一篇是通过材料分析考查学生对材料价值的判断及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这两篇文章以其成绩的10%或20%计入。化学科则计入化学实验的成绩。随着这种做法的推广,到了90年代中后期,人们认为比例太低,要求将比例提高至30%-35%。现在人们又怀疑其可信度,认为这些平时成绩是家长或者老师帮助做的,结果又调整回10%-20%。当前一些国家也在研究平时成绩如何计入终端成绩,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诚信度。社会诚信度高,人们对操作者认可程度高,就愿意加大比例。否则则要求降低比例。我们计入的比例究竟多大为好,需要我们根据社会的认可度适当调整。
记者:在综合素质评价和能力测试方面,四省市也作了较大的探索,你认为效果如何?
梁育民:比如生活中的交际和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团队精神等综合素质,通过考试是考出不来的。在集体中的生活与表现,这要靠学生平时的自身表现,靠班主任和学校通过平时的考查进行。这种能力能通过纸笔考出来吗?更多的时候只是一种知识的考查。对统一的纸笔考试的局限性,我们必须有充分清醒的认识。
知识是培养学科能力的载体,离开学科的具体知识,是没有办法培养出学科能力的。应该创造有效的形式和方法,在不增加记忆负担的前提下考查能力,比如材料分析试题和案例分析试题,这些题型给记忆能力强和记忆能力并不强的考生提供了相同的展现分析能力的平台。
记者:问题是其他评价手段应该引入到高考中来,还是应该引入到招生录取中来,大家都知道现在的高考已经不堪重负了。
梁育民:要重视其他形式的评价在招生录取中的作用。考试是评价的一种手段,但不是评价的全部,考试有局限性,不能神化考试。要全面评价一个人,还要利用评价的其他手段,包括平时成绩的加权与专业复试等等。评价维度增加了,中学全面的素质教育和考试的关系也就不那么紧张了,可以由分力变为合力,形成良性循环。
各方达成共识
完善新课程高考
记者:你曾提到,虽然废除高考的说法没有成为主流,遭到95%的网民反对,但也反映了一些认识上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什么?
梁育民:除了这种言论本身的极端化以外,还有深刻的社会原因。因为当时缺少别的可信的评价指标,就用高考来评价学校、老师和当地的教育水平,这是对高考成绩的滥用。滥用高考成绩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使一些人对高考本身存在的合理性产生了怀疑。对高考的模糊认识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
一是没有认识到教学目标与考试目标的不同。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从无知到有知,着眼点是全体学生,要求一个学生都不能掉队。考试的着眼点是选拔,强调区分度,把考生群体离散开,离散度越高越好。
二是混淆了考试与招生的区别。考试是甄别和区分学生,招生是使用考试成绩来选拔学生。如何使用考试成绩是招生的问题而不是考试的问题。比如各科分数相加按总分排队的录取方式是否科学?这是招生的问题。我认为对原始分的问题需要重新认识,目前没有哪个国家像我们这样关注原始分,国外在招生录取中没有各科分数相加按总分排队的做法。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关心的不是考生得多少分,而是考生个体在考生群体中的位置。现在有计算机和更加快捷、方便的网络平台等手段,为什么还要总分相加?数学、语文以及其他各个科目是不同质的。不能说数学的五六分等于政治的五六分,把这些不同性质的分数相加在一起,非常不科学。今后的高考在成绩的使用上应该采用类似于标准分的处理,或者类似
ABCD的等级处理,在录取的时候不要只给一个总分相加的结果。按我们当前的国情使用标准分更合适,因为任何人都没有办法在命题阶段准确地控制试卷的相对难度。在社会高度关注考试难度的情况下,应该研究使用标准分的做法,这样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三是混淆了社会价值取向和教育价值取向。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不是教育部门所主张的,这是当前的社会价值取向。人人想上大学,上好大学。人人都有这个权利,但是高等教育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不了这个要求,怎么办?不能把社会的价值取向强加在教育上,指责教育有问题。
记者:高考之所以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是因为它是诸多社会矛盾的集结点,它要实现各种超出自身范畴的功能,它要满足不同社会层面的利益诉求。处在各种矛盾的漩涡之中,新课程高考应该如何进行?
梁育民:高考的本质是什么?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高考的功能性本质是为高校选拔人才,社会性本质是给全体考生一个公平,哲学本质是妥协。为什么说它的哲学本质是妥协?因为高考是高中毕业生参加大学入学的考试,是高中和大学的连接。中学方方面面的需求与大学对新生的各方面要求都要顾及,高考是高中和大学的需求矛盾的统一和妥协。高考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很多矛盾都集中到这里,不可能只满足某一方面,它要照顾各方面的需求。成功的考试是不同需求妥协的产物,大家虽然不十分满意但是可以接受。
在这里,我特别要感谢命题老师,他们为了命制好今年的高考试题,付出了很大的心血。
新课改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有一个过程,新课改后的高考也需要一个完善过程。我们要积极、客观地分析新课改实际,逐步拿出更加符合新课改实际的试题。要加强考后试题评价与研究,使经验上升到规律,促进各命题单位交流互动,促使考试与教学部门良性互动,使新课程高考更好地服务于新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