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一国两制教育同根”:香港内地教育交流活跃
2007-07-02  中国教育报  唐景莉

字体大小:

回归十年香港内地教育交流活跃

8000多香港学生内地高校学习 去年近1500内地学生香港就读

  6月29日,香港九龙华仁书院和北京师大附中学生联合推出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联欢会。徐兰 本报记者 学军摄

  家住香港新界的学生阮思敏这两天格外开心,经过四年苦读,6月28日,她获得了北京师范大学学士学位。四年前,一门心思要当老师的她,考上了她心目中“中国最好的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就读于数学科学学院。她告诉记者,她的理想是当一名中学教师。

  像阮思敏这样在内地高校求学的香港学生近几年越来越多。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由于内地高校学科门类齐全、本科教学优势明显,在中医、传统文化及艺术等方面底蕴深厚,目前在内地高校(科研院所)学习的香港学生(含研究生、本科生)已超过8000人。

  国家一直鼓励香港学生到内地求学,并设立了专门的联合招生统一考试,要求招生院校按照“一视同仁,适当照顾”的原则重视香港学生的培养工作。2006年,国家对港澳生实行同等收费并设立专项奖学金,奖学金最高额度为每生每年8000元人民币,最低额度为每生每年2000元人民币。为吸引更多香港学生到内地求学,国家还开通了面向港澳台地区的招生信息网,专门介绍报考内地院校的有关政策、程序和方法。

  伴随着香港学生到内地求学人数的不断增多,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06年,香港8所政府资助的高校在内地共录取1395人,到校报到1301人,加上其他4所私立高校共在内地招生近1500人。香港高校认为,内地生源素质比较高,对改善香港高校的生源结构,从而进一步提高香港高校的竞争力有一定的作用。迄今为止,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的学校增至12所(2006年增加了香港树仁大学、香港公开大学、香港演艺学院、珠海学院),生源省份扩大到25个。目前,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参加到内地高考统招体系,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其他高校仍采取依据内地高校成绩和辅以面试的办法招生。

  教育部港澳台办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内地高校在香港招生,这样一种互动的做法,既是一种教育交流,可以进一步增进相互了解,同时又有利于情感交流,可以增强香港青年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有助于促进“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和内地共同发展,是互利共赢的。

  据悉,回归十年来,在基本法的框架下,尽管香港特区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社会制度,但因为是在“一国”之内,香港与内地各方面的联系更加紧密,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发展迅速。

  首先是教育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覆盖面不断扩大。回归以后,两地的教育交流空前活跃。每年仅教育部就邀请50多个香港团组约3500人次访问内地,这个数字还在呈逐年上升趋势;内地各省份教育界赴香港交流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两地交流的人员,涵盖了学生、教师、中层管理干部和校长各个层面。

  其次是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层次不断提升,实质性内容越来越多。目前,内地与香港中小学、大学、各类教育团体和教育行政部门之间都建立了固定的交流渠道,从民间到官方开展了很多合作项目。教育部与香港教育统筹局合作开展了“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计划”,从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省市选派了90余名数学、语文教师到香港中小学进行教学示范,加深了两地学校间的了解;每年还有800余名香港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历史科主任、语文教师及幼儿园园长到内地参加研修班,分享两地基础教育改革的经验。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已有300余所中小学与香港中小学结成“姊妹学校”,互派教师、学生。香港政府资助的8所高校都与内地的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合作关系。

  通过教育交流与合作,两地教育界相互促进、实现了共同发展。例如,在内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通过“京港课程改革专家会议”,在校本评估方面吸收了不少香港的经验;在内地举办的各种国情教育活动如“华夏园丁大联欢活动”、“我的祖国—京港澳学生交流营”、“京港澳学生专列”等大型活动,对于香港师生正确认识国情、增强国家观念和民族认同感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教育部港澳台办负责人介绍,尽管制度不同,但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是香港和内地的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历史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说,香港和内地是“一国两制,教育同根”。今后,教育部将与有关方面共同努力,进一步推进内地与香港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香港教育开支630亿港元 占政府经常开支五分之一
· 香港教育局长回应国民教育质疑:要"洗脑"很困难
· 中国科学报:香港教育的国际范儿
· 香港教育局欢迎63所内地高校免试招收香港学生
· 回归十年 香港教育充满港人治港的自主与自信
· 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看教育:教育之花绽放香江
· 教育部:内地与香港教育交流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局面
· 香港大学生为啥青睐北上实习
· 万余名香港学生在内地求学
· 深圳七校招收双非学童 深港两地共解“学位冲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