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学校该负的责任推向社会”
主持人:那两位嘉宾,其实现在还有这样一个问题比较普遍。就是我们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去了,掌握的知识多的,那道德水平怎么样能够和他的知识储备样匹配呢?
王建华: 现在我们也对大学生的人格培养,把道德素质作为非常急迫的任务。我们就说一学生如果这方面没做好,你其他方面做得再好都不是一个社会真正需要的人。那么现在我们有一个特殊的情况,中国现在大部分孩子属于独生子女家庭,家庭对他从小过分的溺爱以及全家人围着他转,这确实潜移默化地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孩子到学校以后,我们感觉到相当多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非常强的自我意识,这对教育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当然,还有社会的潜价值观、道德观,这是不能扭曲的。还有就是诚信,做人要诚实、一诺千金。所以我觉得这是社会教育中全社会都要高度关注的。
我在想,从各方面,特别是媒体方面,怎么样教家长正确对待的成长真是一个大的课题。现在很多人都是集体无意识,我们在想现在小孩负担重,每个小孩要上什么奥数、弹琴什么的,但是任何一个家长看见别人都在弄,都在教自己的孩子,他不敢不去,他觉得他不学就吃亏了,这就叫集体无意识。这个东西不理智。你说教育部门发一个通知:禁止在课外上什么?你也管不了。家长同时也给孩子选几个老师教这教那,但是这对小孩不是一个健康的教育方法。所以这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主持人:如果从社会上来找根结我们应该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
徐沛东:我想今天谈的话题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的结合,什么叫有机的结合?有机的结合就是说不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分开,应该是相辅相成。刚才你谈到了,要谈到让我们的国民、家长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要认识到为了培养孩子也不仅仅是家长投多少钱、找多少名师能够培养的,我觉得这是全社会的事。全社会应该有一个社会责任感,同时,要认识到教育是关乎到一个民族发展的很重要的方面。所以,我们的学校要有责任,我觉得能在学校完成的不要给它放到社会。比如我今年的提案是关于加强少儿音乐的创作推广,其实说的是学校应该负起学校的责任,家长有着对孩子艺术教育的期盼,他找一些老师开点小灶,花点钱培养他,且不说他能不能成为音乐家、艺术家,那学校干什么?学校现在合唱的课基本没有,这个工作学校是可以做好的,而且是应该做好的。还有很多的孩子是在孩子之间的系统趣味中、寓教于乐中获得了这种知识。所以我觉得有机的结合是多方面的,共同关心我们的下一代,是独生子女也好、不是独生子女也好,都是中华民族的期望。所以我觉得有机的结合是要我们整个各方面教育部门的相互协调。另外要有全民的意识,这是重要的。
主持人:其实正像徐老师所说的,教育是我们的根基,只有教育好了这个国家才有非常好的未来。所以说无论是学校、每个老师,到我们的家长,再到我们社会中的每一个分子,我们每一个社会上的媒体都应该起到一个表率的作用,这样才能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由于节目时间关系,最后想请两位对我们电视机前和网上的这些朋友们说几句。
徐沛东:教育是民族大计,我们特别期待着,也期望全民对教育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中国教育电视台也是我们电视观众比较关注的一个频道。也想通过这样一个媒体,向我们的家长、孩子,所有的社会人员去宣传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不简简单单地是在教育电视台获得一些知识,这点可能要比学一门知识更重要。我也特别地期待着我们的80后也好,90后也好,这些孩子们能够健康地,给他们一种非常正常的成长空间,全社会营造这么一个爱学习,崇尚知识、崇尚道德的学习型社会,我觉得教育是最根本的。
王建华:我们非常期望全社会大家共同来关注教育,特别关注学校的教育改革,学校的教育改革也需要和社会携起手来,我们从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大踏步地改革,真正为中国未来的解决培养我们所需要的人才。
主持人:谢谢两位嘉宾。有句话说得特别对:孩子都是好孩子,只要我们的学校和家长以及全社会都能够很好地培养,为我们的孩子创造出良好的成长环境,我相信他们就一定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感谢各位收看,下期节目我们再见。
相关链接:《国家中长期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专题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