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体育回归教育,让运动员有学上,让青少年有机会参与体育运动和比赛——
从“结合”到“融合”,路还有多远?
【新闻回放】
正在举行的上海游泳世锦赛上,为中国代表团夺金的何姿、施廷懋都贴着“清华大学”的标签,“跳水女皇”伏明霞当年也是从清华跳水队走出的。如今,清华跳水队仍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孩子前来训练;清华大学还开设了跳水选修课,让普通大学生亲身体验跳水运动的魅力。“教体结合”,让越来越多的高水平运动人才从学校体育的土壤中走出。
“简单说,‘教体结合’就是培养有文化、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这样一种培养模式正在被全社会和教育体育界认可。”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杨贵仁认为,在国家队层面可以搞集训模式,但青少年后备人才的成长必须回归校园。
在青少年阶段探索“教体结合”,让体育人才的培养成为有源之水,让体育真正回归教育,这是目前世界体育发展的趋势,也是中国体育未来的必然选择。那么,教体如何才能从“结合”做到真正的深度“融合”?
在有条件的省市尝试学校举办高水平运动队
在7月22日闭幕的第十一届全国中运会上,包头一中女排获得了金牌。校长王学东告诉记者,包头一中女排始终坚持学习和练球“两条腿走路”。队员不仅在运动场上是佼佼者,学习成绩也都相当优异,几年来,已经毕业的80多名队员全部进入了大学。
清华大学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成功建立起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的“一条龙”训练体系。该校体育部主任陈伟强介绍,清华的学生运动员与运动员学生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学生运动员首先是学生,他们是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由学校培养成为运动员。而运动员学生在进入校园之前就已经是运动员,到学校学习只是对自身修养的一种提高。”目前,清华大学体育代表队共有包括田径、篮球、射击、赛艇等26个项目在内的37支队伍,队员超过了500名。
针对学生运动员升学“出口”不畅的问题,长期追踪报道体育新闻的新华社高级记者杨明认为,近年来,专业队选苗子已经越来越难,许多有体育天赋的孩子都选择上清华、北大、人大等高校,视进省市队甚至国家队为畏途。高校有一流的体育设施,许多高水平教练愿意去高校任教,家长和孩子也首选上大学,因此,可以考虑在一些有条件的省市尝试学校举办高水平运动队。
把竞技体育的经费划拨一部分给学校
青少年是中国体育的根,这句话几乎挂在每一个“教体结合”践行者的嘴边。青少年在哪里,90%以上都在学校,那里有现成的体育场地和设施,有学与训结合的天然优势,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轨道上,学校将注定担纲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