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性心理特征是指在心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它包括“气质”、“能力”和“性格”。现代心理学一般认为,“气质”是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灵活性方面的动力特征。“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性格体现出个人的独特风格。它体现在个体的态度、意志、情感等方面。“能力”则是指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人的认识能力主要表现在人的注意力、感知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能力是认识的前提,同时也是在认识和实践中不断提高的。
第三,心理过程指个体在认识(感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方面的独特之处。它是个性特征和个性倾向性的动态过程,是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的表现。
第四,心理状态是心理活动的背景,它是个性心理特征的直接存在形式。个性心理特征不过是从个体不断变化的多种多样的心理状态中抽象出来的稳定的经常的基本的特征。同时,心理状态还是心理过程向个性心理特征转化的中间环节。
第五,自我调节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它在心理结构上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在认识方面包括:自我感知、自我分析、自我观念、自我评价等;在情感方面包括:自我体验、自尊、自信、自豪等;在意志行为方面包括自我监督、自我命令、自我控制。
在教育评论中,个性心理特征使教育评论主体在感知教育文化、理解教育文化、解释教育文化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心理历程,具有独特的认知特点和情感体验。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在遗传和后天社会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它作为教育评论主体心理背景系统中一个子系统,制约着个体的评论,成为个体进行评论的先在条件。任何教育评论都是在特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的背景中进行的,因而都带有个性心理特征的印痕。
子系统三:教育评论主体的知识系统
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它是在人类实践中产生和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不断发展的。人类教育知识体系是丰富多彩的,即包括人们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所积累的经验,即教育常识,也包括高层次的教育科学知识。教育评论主体通过学习各种教育知识,获得了评论教育文化的能力。同时,教育评论主体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知识也使自身获得了认识教育文化、理解教育文化、评论教育文化的独特视界,独特方式和方法。如同在人类教育知识发展的不同阶段,人类对教育有不同的认识,具有不同教育知识结构的教育评论主体,会对同一教育评论客体作出不同的评论。不同的教育知识凝聚成不同的认识背景,这种背景直接左右着教育评论的向度和限度。不同的教育知识背景,使他们产生了不同的理解,而不同的理解就构成了不同的教育评论。对同一教育评论主体来说,当其知识结构发生变化时,就会对同一教育评论客体作出不同的评论。由上述可见,教育评论主体的知识背景在教育评论过程中是如此的重要,在许多场合下,许多情势中,我们常因知识贫乏而感到无力评论客体的价值。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评论主体的知识系统在评论背景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子系统四:教育评论主体的教育规范意识
教育评论主体的教育规范意识是一定教育文化的产物,是个体接受教育文化内化的产物,是个体教育实践活动的产物。它既带有教育评论主体所处教育文化的共性,又带有教育评论主体独特教育实践活动的丰富个性,是教育评论主体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他个人对教育规范的基本观念,是个体所内化了的教育规范。这些基本观念就成为教育评论主体衡量教育文化,进行教育评论的基本尺度。教育文化是纷繁复杂的,个体对教育文化的理解和所形成的教育规范观念也是包罗万象的。
子系统五:教育评论主体的教育价值观念体系
教育价值观念是教育评论主体关于教育价值的根本观点。它是教育评论主体心理背景系统的核心。教育评论主体的教育价值观念体系的深层结构或曰其内核是教育评论主体关于教育意义的基本信念。教育价值观念体系中的这一深层内核,是以其最基本的公理为起点的。对于这一观念体系而言,这一公理是自明的,也是不可证明的。同时也是教育价值观念的持有者不加怀疑未感到需要证明的信仰。这一深层结构是较为稳定和较单一的。教育价值观念体系的次一层次或曰它的中层结构是各种教育规范和准则。这些教育规范和准则构成了教育评论的基本取向、基本标准。教育价值观念体系的最外层,即教育价值观念的表层,是许许多多具体的教育评论标准。这些教育评论标准一方面受教育价值观念体系内核和中层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受教育评论情境的影响,有较大的境遇性、易变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