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作者来稿
教育评论媒体论
2002-04-11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 所长 教授 刘 尧

字体大小:

  内容摘要:本文论述了人类传播媒体的演变;教育评论媒体的构成要素及基本特点;教育评论媒体的类型以及教育评论媒体的选择。

  关 键 词:教育评论  教育评论主体  教育评论客体  教育评论媒体

  教育评论主体、教育评论客体和教育评论媒体是教育评论活动的三大要素。教育评论媒体是记录、储存、传播和再现教育评论信息的载体,是教育评论主体的教育评论观点得以传播到社会的中介。没有教育评论媒体,教育评论主体就无法传播教育评论信息,社会也无法从教育评论主体那里接受信息,教育评论的目的就不可能实现。因此,对教育评论媒体进行研究,充分发挥教育评论媒体在教育评论传播中的作用,是教育评论学研究的问题之一。

  一、人类传播媒体的演变

  人类传播媒体的演变是加速度地进行的。即:从语言到文字,经历几万年;从文字到印刷经历几千年;从印刷到电影、广播经历400年;从第一次试验电视到月球播回实况电视,只经历50年([美]威·施拉姆、威·波特《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9页)。人类传播媒体每经历一次飞跃,都在教育上留下深刻的烙印。各种传播媒体都为教育评论的传播开辟了新的前景。人类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因以新的符号文化补充和改进原有的符号文化、以新的传播媒体补充与改进原有传播媒体而在文化上获得有决定意义的飞跃。在这方面的里程碑是语言、文字以及大众传播媒体的问世。教育史的开端和教育史上最有决定意义的变化是伴随符号文化与传播媒体发生的。比如:印刷媒体使大众接受教育成为现实,而大众传播媒体的出现使远程教育实现。近年来,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教育的革命性变革。人类传播媒体的进步,在推动教育变革的同时,也为教育评论提供了高效的、多样化的传播方式。

  二、教育评论媒体的构成要素及基本特点

  人类的一切媒体都可以为教育评论所用,用于教育评论的媒体,我们称为教育评论媒体。教育评论媒体由三个要素构成。其一是物质。物质实体是教育评论媒体得以存在的首要因素。没有具体而实在的物质实体,无论多么精美的教育评论观点也无法依附,无法传播。因此,物质实体是构成教育评论媒体的前提条件。其二是教育评论符号。教育评论符号是构成教育评论媒体的第二种要素。一般的物质实体上若没有刻划、负载上特定的文字、图像、声音等人类能够识别、译读的教育评论符号,那它可能就是普通的随处可见的物体,而不是媒体。教育评论符号是教育评论媒体与其他物体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其三是教育评论信息。教育评论信息,也是构成教育评论媒体的重要因素。首先传播教育评论信息是教育评论媒体的基本功能和唯一使命;其次,任何有序的完整的教育评论符号都蕴含着特定的教育评论信息;此外,教育评论信息也是教育评论主体与社会发生关系,形成互动的理由和前提。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教育评论媒体是指介于教育评论主体与社会之间的用以负载、传递、延伸、扩大特定教育评论符号的物质实体,具有实体性、中介性、负载性、还原性和扩张性等特点。

  ●实体性。作为实体性的媒体,它有质地、形状、重量,给人的感觉是可见、可触、可感,是个具体的真实的有形的物质存在,故也就有磨损、消耗和锈蚀等。比如书刊、报纸、收音机、电视机、电脑等都是用于传播的实体。

  ●中介性。教育评论媒体的中介性特点,一是指它的居间性,即它居于教育评论主体与社会之间;二是它的桥梁性,即它可以使传授双方通过它交流信息,发生关系,起到桥梁的作用。

  ●负载性。负载教育评论符号既是教育评论媒体的特点,也是教育评论媒体的存在前提和必须完成的使命。由于教育评论媒体不仅负载教育评论符号,而且通过教育评论符号负载了教育评论信息或内容。因此,当人们说教育评论媒体时,往往既指其物质实体(如:纸张、电视机等),也指物质实体、教育评论符号、教育评论信息的混合体(如:报纸、书刊、广播等)。

  ●还原性。作为中介的教育评论媒体,它决定了其在传播过程中所负载的教育评论符号的原声、原形、原样,而不应对教育评论符号作扭曲、变形、嫁接处理。

  ●扩张性。教育评论媒体不仅可以“穿针引线”,使传受双方发生关系,还可以将教育评论主体的思想、情感扩张开来为二个人以上的许多人所共享。

  三、教育评论媒体的类型

  教育评论媒体的类型是人类传播媒体在教育评论领域中的一个缩影。按照人类传播媒体的发展阶段看,可以分为语言媒体、文字媒体、大众传播媒体和互动媒体四类。

  (一)语言媒体

  语言符号作为思想的直接现实,不仅是个别具体事物的符号,而且能反映同种同类事物及事物之间的关系,因而优越于非语言符号(姿态、手势、表情等)。惟其如此,它在人们通过声音传播信息时,既包含比非语言符号多得多的信息,又因能同声音所指向的具体事物分离而成为便于携带的信息载体。语言揭开了人类特有的教育史的序幕。语言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在交流、交际方面,特别是在传递信息的能力方面有了巨大的进步。使用语言媒体进行信息交流和传递是人类区别于动物信息传递的根本标志之一。语言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同时又是各种思想文化的载体,它具有符号、表达、交流的功能。因此,语言媒体的发展在促进人类社会和教育文化的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既使在出现了多种多样现代媒体的今天,语言仍是人类交流和文化传播活动的基本媒体,也是教育评论的重要媒体。然而,作为教育评论媒体的语言媒体也有许多局限性。如比较抽象,需要体态语辅助,缺乏记录手段,只能面对面传播,且瞬间即逝,难以长久保存流传后代等。就是说,单纯依靠语言符号传播教育评论信息的过程,不免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我国教育评价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其基本走向
· 教育评论情境论
· 魔鬼之床与教育评论漫话
· 教育评论与教育评价的区别
· 关于教育评论的几个问题
· 倡导健康的教育评论
· 教育评论十戒
· 教育评论必须实话实说
· 教育评论如何实话实说
· 西方教育评价观的演进及启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