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语文教学进入课改以来,课堂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然而,在语文课堂教学实际中,依然会出现一些令人担忧的场面。如,课堂气氛相对沉闷;经常发言的同学只是班级的一部分;有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因表达不准确而被其他知道的同学抢着回答了,再加上老师不够充分的肯定,使得他们对自己没有了信心,学习起来不再积极。笔者认为,造成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在于教师不善于运用对话进行教学。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中的阅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这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由此可见,“对话”已作为一种核心理念,渗透着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其实质就是以文本为载体,教者与作者,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作者,学生与学生进行有效“对话”的过程。怎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对话?笔者认为要找准对话与教学中的融合点,改变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使语文课堂生动起来。
一、 有效对话能激发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孔子把学习中的“乐”提到如此高的地位是有他深刻的道理的。怎样才能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中的“乐知者”?让我们先来看这样两位教师在导入《“这个规矩不能有”》的教学情景。
(1)师:在生活中我们要遵守各种各样的规矩,可是有一种规矩不能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彭总的一篇文章《“这个规矩不能有”》(板书课题)
学习打开课文,朗读课文。
(2)师:上课时,老师和学生都要主动问好。这时为什么呢?
生:这是上课前的礼仪规矩。
师:在生活中还有那些规矩呢?
生讨论交流:上下楼道、红绿灯……
师出示课件补充。
师:社会生活中需要各种各样的规矩,可是有一种规矩不能有,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上我们走进这个“规矩”。
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看了课题,你猜这篇课文会写什么?你想知道些什么?老师这就带大家去,满足你的愿望。
显然,情景(2)中教师采用对话形式把学生不知不觉地引入到文章叙述的情境当中,外在的知识由于“对话”而转化为内在的“求知”,调动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强烈愿望与兴趣,对话内容又为学生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学生成了真正的“乐知者”而不是“受知者”,学习起来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情景(1)中,虽然教师用了导入语言,引出要讲的课文内容,但缺少对话与交流,没有形成师生间的互动,只注重自己讲,忽视学生听,课堂气氛必然的被动的、低调的、死板的,将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有效对话能感悟人文内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个体阅读中的理解、感悟、形象必然会有不同,因此阅读中的答案空间也应该是大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期待更新更好的答案,关键在于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有广大的答案空间。
前不久听了一节县小学语文示范课,授课的孙老师在执教《凡卡》一课时,用这样的谈话来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为什么两次写到凡卡爷爷身边的狗?
生:老师,课文还有一句也提到了狗。“我们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师:对,你把课文读得很仔细,我们也可以吧这三句话连起来想一想。
生:凡卡想起了爷爷身边的狗,可能是羡慕狗,够可以和爷爷形影不离,而自己却不能再爷爷的身边,觉得自己连狗都不如。
师:挺有道理,这是你的理解,还有别的看法吗?
生:我从前文“我只有你一个亲人了”体会到,凡卡也应该是爷爷的唯一亲人。我想爷爷只有狗和他相伴,可见也很孤独、寂寞。
师:很好,读书要“想前”还要“思后”,你为同学们树立了榜样。可爷爷为什么还要把凡卡送走呢?
生:爷爷也是被逼无奈呀。
生:爷爷其实也是姥爷家的一只看门狗,和公狗泥鳅一样。
师:你的理解很深刻,非常了不起!可为什么在凡卡的眼里,这种生活情趣值得他向往呢?
生:因为凡卡在老板那里挨打、挨饿、挨冻,受尽折磨。
生:因为凡卡的学徒生活十分悲惨、十分孤独。
师:从这个两次写狗,看似平常的句子中,我们体会得很多很深。这些句子表面是写狗,实际上又不仅仅是写狗。这就是文学大师的精妙之笔。
教学中,孙老师从不显眼处入手设疑,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激起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在教师、学生、文本的三维互动的自由平等对话中,学生对文本加深了理解和体验,对凡卡的悲惨学徒生活有所感悟和思考,并享受到审美乐趣,又充分领悟到了流露在课文字里行间的人文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