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加入WTO了,可是在中国,很多农民并不知道WTO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山东枣庄青年农民金士鑫,正坐在课堂里,听农大的教授给他们讲WTO。
22岁的金士鑫是枣庄市“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受益者。通过培训,他开始搞小尾寒羊的饲养,把羊肉卖到了北京和天津的市场上。下一步,还打算卖到国外去。而在培训前,他在外地给人当小工,每个月只有200元的收入。
金士鑫说:“高科技农业很有前景,但关键还是要有技术。团组织搞的培训工程,真帮了我们大忙。”
为提高青年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养一批适应21世纪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青年农民,农业部、财政部和团中央从1999年起,启动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原则上以乡镇为单位设置教学班,每个教学班总课时不少于300学时;计划培训青年农民500万人,每个村培训7至8人,基本达到每个村民小组培训1名青年农民,使他们成为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和农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最近,记者走访了山东、浙江、四川的一些农村。每到一处,我们都能感受到农村青年对科技的渴求;每到一处,我们都能感受到“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给他们带来的欣喜和变化。
考虑到本区村级干部文化程度较低、科技素质不高、年龄结构不合理、后备干部不足的情况,山东枣庄市市中区将“跨培工程”与培养村级青年后备干部相结合,针对农村班子建设和农业科技发展的现实,从全区241个自然村中,选拔了204名具有一定素质,有培养前途的知识青年,开设了为期一年的“跨培工程”长期班,作为村级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每个学员的培训费1000元,由区、乡、村和个人按3∶4∶2∶1的比例承担。
目前,虽然长期班培训还没有结束,但已有20多名优秀学员在村两委会任职。据统计,在枣庄参加“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4000名学员中,有10%被提拔为村干部或确定为村后备干部,有80%成为科技致富的带头人。
浙江上虞市在“跨培工程”的开展上别出心裁,不仅大力普及科技培训,而且注重为青年农民致富服好务。
团上虞市委把技术、市场信息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收集、整理和提供各种有效信息向青年农民发布。深化与农业大专院校的科技联姻关系,组建了由50名专家加盟的咨询网络,初步实现了学员和专家之间的科技交流经常化,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引进、转化、推介和应用。
通过调查摸底,团市委发现资金需求已成为青年农民创新创业的主要制约因素。通过与市信用联社联系,为参加过“跨培工程”的青年农民提供“创业信用卡”。学员经过跨培办公室、团市委、信用社的审核评定后,可无担保抵押,领到低利率贷款。
除了提供资金扶持,上虞团组织还把技术、市场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他们充分发挥团组织网络优势,收集、整理和提供各种有效信息,每年为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订阅科技刊物,定期发布省市有关扶持政策、新品种、新技术信息,建立效益农业项目推介制度,定期向青年农民公布。青年农民胡振江从《新农村》杂志上看到养水虫至的项目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果断引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为了帮助青年农民闯市场,今年8月,团市委举办了上虞葡萄节暨上虞市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名特优”农副产品展销会。参加“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的学员,纷纷带着自己的“产品”来“赶集”。用学员们的话来说,“场面火暴得不得了”。
今年夏天,在共青团浙江省委和团上虞市委的帮助下,上虞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赴上海参加了首届浙沪青年优质农副产品推广商洽会,达成合作意向20余项。团组织还请上海大超市的老总给农民讲课,告诉他们怎样才能把自家地里的无公害蔬菜送到上海卖个好价钱。
一位农民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早就想把产品卖到杭州、上海,可是一家一户哪有这样的实力?现在有了团组织的帮助,我们的愿望可以实现了。”
四川三台县根据本县农业剩余劳动力多的实际,提出拓展培训的广度和深度。在培训中,他们认为农民培训不仅要讲农业和与农业相关的工业(加工业、包装业)、商业(流通、销售),还要灌输城市化、工业化意识,在鼓励一部分人依靠科技和勤劳在“土中刨金”的同时,也鼓励青年农民依靠智慧和勇气走出农村,融入城市。他们提出要办“家政服务专业”、“幼儿教育”等,使一部分农村女青年进城当保姆有必备的专业知识。这对于那些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农业大县实施城市化战略有借鉴意义。
团中央青农部有关人士指出,“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是抓“三农”工作独到的切入点。抓青年农民的教育可以花小钱,使其具备长期自我发展的能力,事半功倍。随着我国入世后的形势要求,政府不能直接补贴农业,而用于培训农民则是成员国允许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