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11月21日电(记者王运才)1996年夏开始,经福州晚报牵线搭桥得以一圆大学梦的莘莘学子逾千名,已有近400名完成学业,但这中间只有不到一成的人与资助者有过信件往来,表达过感激之情,写过两封信的不足10人,其冷漠程度令人寒心。
1996年夏天,福州大学矿产资源系来自闽西老区的一名学生因家贫面临失学的报道刊出后,引发了福州市的助学热潮。刚从美国回来的杨振华教授得知这一情况后慷慨解囊,捐出巨款资助100个当年新生完成四年大学学业。细心的杨教授在驻榕高校提供了这100个特困生名单的当天,就到银行给每位学生办了一张卡,学生持卡每月到银行取100元生活费。四年过去了,没有一位学生忘记过领钱,但只有两位同学给杨教授写过信。
1999年夏,因闽北受灾和福州大量国企职工下岗,福州晚报与市总工会、福建青年杂志社等单位联合发起了“九月助学行动”,又使500多名特困生得到社会资助。
有对从长乐进城打工的陈姓夫妻,将自己全部省吃俭用省下来的8000元钱捧来资助两位特困生。打开那个包钱的手绢包,里面有3张定期存折和1本活期存折,还有一些现金,这中间有5元票、2元票。这对看上去快50岁的老夫妻说,我们俩都没文化,孩子当年因家穷都没上大学,所以看到现在有孩子考上大学又面临读不起,就想起了自己的孩子。在“九月助学行动”义演认捐晚会上,老两口亲手将钱交给了两个特困生。两年多时间过去了,其中一位大学生拿了4000元后就再没见过,还有一位有回找到这对老夫妻家,说他母亲病了,没钱交学费,老夫妻又拿了1500元给他,这以后他再没露过面。
此事经当地报纸披露后,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不少人指出这种行为反映出部分大学生思想素质已经到了不得不敲警钟的地步了。
福建省劳动厅正厅级巡视员赵大中说,虽然中国有传统的“施恩不图报”美德,但还有一句古训:“知恩不报非君子”。一个对雪中送炭帮助过他的人如此淡漠,作为一个老大学生,我真担心他们学成之后能否牢记祖国和人民对他的爱,肩负起对祖国和人民的责任。他认为,这些大学生急需补上做人这一课,只有这样,国家和人民花在培养他们身上的心血才不至于白费。福建省计生委干部李远征说,这不是疏忽而是自私,一个人对帮他的人都这么快忘却了,能指望他去帮别人吗?她建议大学应当组织学生好好学习一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家住福州义序尚保村41号的市面粉厂下岗女工刘健端说,我们文化程度不高,但我们始终认准了“只有你爱别人,别人才能爱你”,大学生读书读得很多,应当更知书明礼,如今这样做人,让我们觉得很难过。
希望他们在学习文化的同时,也学学如何做人。福州二中校长陈庚则说,此事让我们教育工作者沉思良久,应该如何向社会输送德智双馨的学生,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