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去年主动回农村工作的毕业生罗洪富,最近给母校一位师弟写了一封信,没想到竟然引发一场讨论。
罗洪富去年6月放弃留京机会,回家乡贵州山区追求自己的理想,一开始提出很多建议并没受到乡领导重视,他一度后悔、焦虑和困惑,后来他调整心态,决心从一些“看不上眼的小事”做起。学蔬菜专业的他用微薄工资搞蔬菜实验大棚、办农民学校,在农民群众中产生很大影响,也得到了上级领导支持,罗洪富的心情渐渐舒畅起来。
今年4月,罗洪富给母校一位师弟写信,叙说了自己一年多的曲折经历和心路,感慨自己“选择回乡是正确的。有为才能有位”。不料这位师弟却摇着头说:“我才不做这种选择!”
这封信在一些学生宿舍传阅。一部分同学表示:罗洪富的选择值得敬佩,但不愿效仿;另一部分同学认为:从罗洪富的经历可以看出,农村是大有可为的,关键是自己以什么样的心态和行动投入。一时,“最好的年华要不要献给农业”成为一个热点讨论话题。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专业教授刘浩认为这场讨论很有价值,希望更多老师和社会人士加入进来。“因为这绝不仅仅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刘教授分析了一些学生“弃农”的主要原因:学生感到献身农业前途不大,涉农工作报酬低,社会舆论包括一些农校缺乏必要的价值观引导,需要农业人才的地方、单位普遍不重视农校大学生,等等。
刘教授建议国家应该在农校大学生就业方面出台一些特殊政策,农业大学教育结构应调整适应新变化。
“其实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农业人才缺口很大。”据毕分办一位老师介绍,近年来,民营农业公司发展迅速,很多学生也想去,就是因为对方解决不了城市户口而“棒打鸳鸯”。
北京怀柔县一家草莓种植公司非常需要一名学种植专业的大学生,老板专程跑到中国农业大学招聘,但由于不能解决北京户口,老板只能空手而归。“最好的年华要不要献给农业”这场讨论,引起最大的校学生社团农研会的关注。许多同学从这几年的实践体会探讨去农村建功立业的最佳途径和方式。
黎亮同学说,自己曾向山东一位种蔬菜的农民推荐一种叶面肥。不料对方使用后来信称:肥料喷在西红柿上,不知什么原因,果子只长成大拇指大,黄瓜还没投产就干死了。
“出现这种糟糕问题,我哪敢不翻阅大量资料并向专家求教?”黎亮感慨,农民对科学技术的渴求是热切的,真担心自己的知识水平跟不上。
成立8年的农研会,有数千名大学生参加,他们十分关注社会实践。办“农村信箱”,办服务农民的基地,利用假期三下乡机会在当地培养科技带头人,推荐好项目。
这些工作,给自诩为“农的传人”的农研会大学生们带来无穷乐趣。
父老乡亲特别喜欢和信任他们。记者在农研会办公室看到,“农村信箱”共收到来信2000多封,有咨询养兔信息的,有打听如何从鸡蛋里培养酶的……
“为农民服务是自我提高的过程。我们越来越感到:最好的年华献给农业,值!”
农研会负责人潘家恩同学介绍,通过请经济学家、农业界全国人大代表、农村基层工作者给同学做报告,通过同学们的畅谈交流,大家都感到不是最好年华献不献给农业的问题,而是怎样献给农业的问题。
谈到这场讨论,农研会外联部部长王斌同学一面认为大学生认识整体有待提高,一面也呼吁社会尊重和支持农业大学生。他举了一个例子,农研会每年寒假都开展“我为家乡送信息”活动,由外联部会员到新闻媒体、涉农单位收集有关三农问题的资料,发动全校学生带给乡亲。
“很多资料制作精美,人家不愿给,我们就死皮赖脸地讨。有时候,人家给我们一份,我们还想多要点,对方脸色就难看了。最难受的是:对方明明不要的资料,宁可浪费,也不给我们。”
农研会有一个公共日记本放在办公室,会员有什么想法都可往上写,里面记载了很多同学从对农业只有热情慢慢升华为感情的历程。
正如副会长杜洁所说:“在农研会,我们都被周围人感动,每个人也把周围人感动,互相产生精神的力量。我们要做一支支火炬,感染越来越多的人学农、爱农、服务于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