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1年上海APEC会议期间,南开大学信息技术学院博士生郑辉主持开发的“智能在线购书系统”,得到比尔·盖茨的称赞,并被其邀请同台演讲;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中,南开大学荣获“优胜杯”,化学学院学生张磊的作品《发光锌纳米分子》荣获特等奖;南开大学数学基地班学生连续三年获得全国大学生“华晨杯”数学竞赛团体总分第一名,在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四次全国一等奖和三次国际一等奖。
这两年,南开大学的学生在各种赛事中屡创佳绩。南开大学党委书记薛进文认为,这些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得益于学校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教育。他说:“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精髓是创新精神的培养。高校在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方面肩负着历史的重任。”为此,南开大学积极主动地进行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视为学校人才培养的精髓,从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方法的革新、浓厚学术育人环境的营造、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的完善等环节入手,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大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同时,学校每年专门设置了20万元的大学生创业基金,鼓励大学生在学期间到大学科技园创业。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校内各种科技活动非常活跃,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青年才俊在各自所从事的领域崭露头角。
薛进文认为,高素质人才不应该只是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核心是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南开大学把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深化“两课”教学改革,注重强化“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大学生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和学生业余党校、团校的重要阵地作用,对学生骨干进行教育培训;举办“南开名人讲座”、“南开周末论坛”、“南开周末乐坛”等高规格、高水平的学术讲座和文艺演出,积极营造健康、高雅、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鼓励并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参与教育、科技、卫生“三下乡”和“博士服务团”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薛进文介绍,南开大学培养的学生以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性强、综合素质高等特点,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天津药业集团总工程师、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博士毕业生卢彦昌带领企业员工,凭借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使该集团生产的地塞米松占领了90%的国内市场和25%的亚洲市场,为国有企业走出低谷在全国树立了科技创新的榜样,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