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2003年毕业生就业形势与特点分析
2002-12-12    特约专家 曹殊

字体大小:

  纵观2003年就业大势

  2003届毕业生遇上了高校扩招后的第一个就业高峰年,毕业生人数达到创纪录的212万人,与2000年相比几乎翻一番,比2002年(145万)净增加67万人,增幅达46%。11月20日后,全国各地方和高等学校都在争先恐后地举办毕业生就业招聘的市场活动,结合各方面传来的消息以及2002届毕业生就业的情况分析,笔者预计:2003年社会对毕业生的总体需求与2002年比较,变化不大。但是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和岗位层次将更宽泛;需求的主体将是中小用人单位,且数量有所增加,就单个招聘单位而言,接收毕业生的数量是减少的多,增加的少。

  从社会对不同层次毕业生的需求来看,毕业研究生的需求依然旺盛,特别是高等学校为了应对规模大幅度扩张的需要,急需补充师资约10万人。但是,其中一些应用性差的专业,毕业生将面临专业对口职位紧缺的状况;本科毕业生需求基本平衡,但是,长线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困难;出现的新情况是,由于IT业进入一个世界性的严冬,加上我国电信业的重组正在进行之中,往年热门的、与IT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岗位竞争;专科毕业生整体需求不旺,但是,其中特色突出、“人职匹配”的专科毕业生,如海运、高级护理等专业和有高级技工技能的毕业生却供不应求。

  从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来看,经济欠发达地区毕业生出省(区)就业的人数增加;毕业生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和追求到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倾向明显,竞争的激烈程度增加。

  随着一些热门行业,如金融业调整和准备上市,IT行业正在经历裁人、重组的“严冬”,行业内平均薪酬水平下降,减薪达10%~20%。这给追求高起薪的毕业生泼了一盆凉水,预计2003届毕业生将迎来一个薪酬的低谷。

  政策打造宽松环境

  正是因为就业形势严峻,国家出台了新的就业政策,改革力度非常大。相对而言,2003届高校毕业生将迎来一个比以往更为宽松、有利的就业环境。

  200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以19号文件转发了教育部等四部委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同年10月,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经国务院同意,发出了四部门联合的《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推动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力度是罕见的、空前的。一年内两个文件,明确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目标: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双向选择。对各级政府、高等学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的职责都有明确的要求。特别是针对影响毕业生市场中供需主体的体制性、机制性的障碍,提出了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要取消进人指标、户口指标等限制,切实落实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取消限制高校毕业生跨省、跨地(市)就业的政策规定,取消对毕业生收取的城市增容费、出省费、出系统费和其他不合理、不合法的收费;延长毕业生找工作就业的时间为2年,不少省出台了延长到3年的政策,也就是说,毕业生在2年或3年的时间内找到接收单位,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就给办理出具报到证等手续;允许待业毕业生在此期间,自由选择将档案、户口保留在学校或生源所在地。同时,新政策也对举办毕业生就业市场提出了加强管理的要求。

  毕业生,你准备好了吗?

  针对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的调整,2003届毕业生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高校毕业生要正视面临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供给紧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精英教育”时代的结束,高校毕业生就业将发生与“大众化”相适应的“质”的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从精英走向大众,这是一个不以我们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性的转化。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买方市场”;在社会需求总量增加不大的一段时间内,毕业生层次间的挤占岗位的效应将是一个趋强的趋势;同层次、相同专业毕业生的名牌校与普通校之间、培养质量和特色的竞争将格外激烈;毕业生整体求职的成本和时间将扩大和延长;毕业生整体的薪酬水平将有所下降。

  面对这种历史性的变化,毕业生们的就业观、就业期望是否与之相适应呢?

  在高等教育处于“精英教育”的时代,高校毕业生短缺,社会精英岗位充足。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种与之相适应的、在社会精英岗位上的就业。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社会精英岗位与高校毕业生数量相比显得不充足甚至短缺了。就高校毕业生整体的就业情况而言,是进入了一个“大众化就业”的时代,一部分高校毕业生通过竞争,进入社会的精英岗位。同时,必然要有一部分高校毕业生从事“蓝领工作”,成为高级蓝领。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在发达国家,特别是德国,这也是一种普遍的就业现象。我们必须打造出一批具有高级技能、较高知识水平和较高收入的“蓝领”,以适应进入WTO后,世界工业生产基地向我国转移,我国成为“世界加工厂”的需要。因此大学毕业生必须调整就业观和就业期望值,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

  高校毕业生要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职位要求,找准自己就业的社会定位。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在社会需求中有客观的定位,如果毕业生自我定位准确,要求的条件符合客观情况,并且对对方的要求越简单,你的求职将越容易实现。反之,条件越多、越高,实现起来越难。不要幻想和要求第一次选择的就业岗位或从事的工作,必须是十全十美、符合自己理想的。每个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调整,终身从事一种职业是可能的,终身在一个岗位上的可能性是越来越小了。特别是在毕业生就业形势紧张的时候,应当考虑先解决“吃饭”问题———就业。有些毕业生认为,既然政策允许两年内就业,就慢慢找,一定要找一个完全满意的工作岗位。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现在找工作,是与同期的212万毕业生,或者说212万人中相同层次、专业的毕业生竞争工作岗位。往下拖一年,将与新毕业的250万人竞争,竞争将更加激烈。此时若与已经就业但想“跳槽”的人相比较,又存在着有无实践经验的差异,更是处于劣势地位。何况“金无足赤”,想要找心目中十全十美的岗位,谈何容易?

  高校毕业生要充分利用当前国家政策营造的更为宽松和广阔的市场就业环境,主动投身到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以进取的态势,积极参与就业竞争,做好参与竞争的各种准备,在就业机会到来时,不要犹豫不决,“该出手时就出手”。

  对高校毕业生来说,就业是一条路,出国、考研究生也是路,特别是自主创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国务院19号文件提出,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工商和税务部门要积极给予支持。许多省在贯彻中央文件的政策规定时,规定对毕业生自主创业开办的企业给予扶植和一些税收方面的优惠。高校毕业生如果能够自主创业,不仅自己为自己解决了就业,还为他人创造了就业机会,有这样能力的毕业生不妨试一试。

  市场就业和高校毕业生“大众化”就业已经来临,高校毕业生,你们准备好了吗?(作者单位: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不能在同一块石头上绊倒两次
· 入世前人才争夺战揭幕猎头“铆牢”高校
· 济南2003年大中专毕业生双选会紧锣密鼓
· 吉林大学最大的教研室是就业指导教研室
· 高校就业状况调查:交通类学生供不应求
· 毕业生申请保留户口、档案两年的政策精神
· 受"9.11"冲击今年研究生就业高就难
· 韩大学毕业生争着上大专
· “态度决定一切”
· 企业招聘 "媒体攻势"先进校园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