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教育部获悉,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可喜进展。截至6月20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签约率达到50%左右,比一个月前上升了约15个百分点;其中,研究生签约率约为80%左右,本科生签约率约为60%,专科(高职)生签约率约为30%。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84%,比一个月前提高了20个百分点;其中,研究生签约率为91%,本科生签约率为85%,专科(高职)生签约率为59%。
国务院召开“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教育部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贯彻会议精神,逐项落实《通知》要求,大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6月3日当天,教育部党组召开专题扩大会议,学习、传达、部署落实会议要求,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确保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就业率接近去年同期水平。教育部还多次发文,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做好应届毕业生返校工作、毕业生就业工作、毕业生离校工作。
为广泛开辟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教育部“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比原定计划提前1个月开通,网站举办的高校毕业生招聘活动吸引了2150多家用人单位,累计点击率近3700万次,有30万毕业生注册,登记了近10万条需求信息。针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难题,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共同启动了“高职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工程”,上海等地已经开展试点工作。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台专门文件,要求各地将离校后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纳入全社会就业规划、管理、服务和支持体系。
为了进一步开通高校毕业生通往西部、基层之路,教育部配合团中央等部门,全面启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截至6月25日共有4万余人报名,其中非西藏生源踊跃报名赴藏工作的毕业生有1800多人。教育部还会同人事部、公安部研究了选拔部分毕业生充实基层公安干警队伍的具体计划。为鼓励、保证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教育部配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起草并出台了落实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优惠政策的文件。
近一段时间以来,上海、广东、河北等20个省市相继召开了本省市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出台具体政策措施,落实会议精神。目前,各地已基本形成了省市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主抓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局面,22个省成立了省级领导协调机构,河南、云南等省明确提出要确保首次就业率不因非典影响而降低的工作目标。
许多省市清除了限制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地方性政策,出台了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地方性配套政策,一些省市积极开辟毕业生就业渠道。如安徽省提出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搭建“绿色通道”的目标,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对自愿来安徽就业和创业的毕业生全部放开接纳,并明确将今年公务员招考的2000个名额主要面向毕业生。各省市密切关注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建设,目前已有24个省市开通了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江苏省南京、常州、昆山等市县纷纷开设了毕业生就业网上市场,供需洽谈十分活跃。
各高校普遍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注重实干,千方百计促就业。各高校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就业,把就业当作“一把手”工程,层层抓落实。绝大多数部属高校成立了党委书记或校长牵头的就业工作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各院系也成立相应机构,责任落实到人。一些高校还根据自身条件积极出台政策,鼓励毕业生到基层、西部地区就业。很多高校已经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来抓,就业作为学校办学的重要导向和杠杆的理念开始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认同。很多高校积极贯彻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加强了校内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机构、人员、经费三到位,促进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