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勤奋 求实 创新 团结 大学校训缘何如此相似?
2007-07-25  人民日报  刘阳

字体大小:

  勤奋、求实、创新、团结、严谨――

某学院校训

  “勤奋”、“求实”、“创新”、“团结”、“严谨”……相信凡是有过高校学习经历的人,看到这些校训,都不会感到陌生。

  特别推荐:国内外高校校训集锦  调查:您的大学校训是什么?

  专家声音:中国的高水平大学建设要走自己的路

  最近,一项针对国内256所高校的调查显示,高校校训同质化、标语化现象严重,一些校训在师生中的认同度降低,感召力不足。是什么让一些高校的校训似曾相识?

  词语雷同 风格类似

  校训存在“大而空”倾向

  在被调查的256所高校中,有192所学校的校训为“四词八字”的口号式,比例高达75%。校训中带有“勤奋”字样的有68所,“求实”的为65所,“创新”的为59所,“团结”的为49所,“严谨”的为25所。在256个校训中,包含以上5个词语任何一词以上的有147个,占到被调查高校的近六成。

  还有一些学校的校训一模一样――有8所高校的校训同为“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有27所高校的校训同为“严谨、勤奋、求实、创新”,不同的只是先后排列顺序。

  调查者江西师范大学的讲师杨卫军对记者表示,他也没想到调查结果会这么雷同,校训普遍存在着“重复多、特色少、视野窄、起点低”的问题,很多校训不能代表所在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治学态度。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所高校的在校生,发现超过一半的人都不能完整准确地背出校训,个别学生甚至对校训一无所知。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认为,校训雷同现象严重,一是缘于单一的高校管理模式,学校缺乏办学的自主性、灵活性,校训表现为对时代流行语的盲目追随;另一方面,缘于一些高校缺乏对自身传统和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他认为,校训不仅是学校传统的承载和学校精神的象征,更是对办学理念的提炼和总结。目前国内一些高校的办学定位尚不清晰,使得校训的制定倾向于“大而空”。这样的校训,很难获得师生的普遍认同,有些甚至成为校园中可有可无的“摆设”。

  精神财富 重在传承

  校训应纳入学校文化建设

  “我们学校的校训?当然记得了……”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同事和朋友,令人欣慰的是,即使毕业多年,一些人仍能一字不落地背出母校的校训。

  有关专家指出,好的校训是一所高校无形的“精神财富”,对内能形成一种文化上的向心力;对外则是学校个性和精神面貌的缩影。校训的制定和建设,应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它既应是独特的,还应能经得住历史考验。

  实际上,我国一些历史悠久的高校,并不乏立意深刻、传承已久的校训,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开大学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此外,也有一些“年轻”的高校制定了充分体现自身特点的校训,如北京林业大学的“养青松正气、法竹梅风骨”、中国政法大学的“厚德、明法、格物、致公”、北京舞蹈学院的“文舞相融、德艺双馨”……

  顾明远认为,那些正在制定或还没有制定校训的学校,应该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充分利用师生建言、共同讨论、民主决策等方式,确立一个具有广泛认同感的校训;而那些已有既定校训的学校,则应围绕校训开展相关文化建设,如开展校史教育等活动,使学校的精神品质深入人心,内化为师生们的为人为学品格。

  不过,令人略感失望的是,对256所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学校很少或从未围绕校训开展过活动,甚至对于校训的内涵也没有进行过详细的阐述;58%的师生反映,并不是很了解校训的有关历史及内涵。而另一项针对国内100所高校网站的调查显示,在网站首页上显示了校训的仅有62所,对校训进行简单介绍的仅有11所,对校训的历史、内涵进行详细阐述的高校更是少之又少。

  采访中,很多学生表示,自己对校训的知晓和接受程度,与学校的宣传教育有很大关系,希望在校期间,学校和老师能将校训贯穿到诸多活动中去,让大家对校训的深刻内涵能“感同身受”,而不仅仅是在入学和毕业典礼时才听到校训。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写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青春从铭记校训起步
· 校训背后的故事:以经典激励学子 用美德浸润心灵
· 调查显示近六成大学生认为校训缺个性
· 求实、创新成校训高频词 同质化严重被指“生憋”
· 高校校训同质化、标语化现象严重
· 您的大学校训是什么?
· 评论:让校训之光照亮人生之路
· 清华的第一个校训
· 7月教育点评:从“清华出资2万奖前五名”说开
· 中国256所大学校训调查:192所是四词八字口号式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