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学士硕士博士层次不清目标混杂
横向:学术型和应用型学位体系应分立
在一家新闻单位,有一句评价实习生的话流传甚广:“研究生不如双学士,双学士不如本科生。”
一位传播学的教授认为该评价“有道理,但不全面”,“要论对传播学理论的熟悉以及运用传播学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本科生肯定是不如研究生的,研究生之所以给大家留下能力不强的印象,主要是因为我们要培养的是教学和研究人员,可现在大部分硕士生毕业后从事的都是新闻实务工作。”
这其实是培养目标的问题。一些教育学家认为,培养目标和社会需要的脱节是影响社会对研究生评价的关键因素。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术型人才。1981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对于学位的认识侧重于学术标准,培养要求是针对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专门技术工作,培养目标基本是教学和科研人员。而社会发展对高级人才的需求不只是科学家、大学教师,更需要大量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等应用型人才;而且,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研究生的就业范围越来越宽,不仅限于高校和科研院所。
培养目标和社会需要以及毕业生的实际工作都产生了脱节,在原培养目标下选拔培养出来的人才自然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社会各方对研究生质量的关注以及质疑也就在情理之中。
90年代以后,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实践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专业学位从无到有逐渐发展起来。到目前为止,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的专业学位有11个,还有10个专业学位在进行试点。
尽管如此,专业学位在研究生教育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很小。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在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称:“专业学位的种类还不够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规模和比例偏小。”
有关资料显示,全美所有硕士学位中,具有专业应用方向的硕士学位占85%,只有15%是学术型的。在博士生层次,全美有500多个学科可授予博士学位,有47种学位与专业应用方向有关。
一位专家指出,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也应该多样化。多样化不仅要体现在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专业学位,而且在每一种学位中,也要根据社会需求灵活制订培养目标、设置课程。比如现在,即便是学术型学位,培养的硕士生毕业后大部分也是从事实际工作,那就不一定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去做论文,课程硕士或者非论文硕士的培养也应该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据了解,美国新闻学硕士生的培养就有3种目标及模式:准备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将来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学生,就必须选择撰写学术论文。不想攻读博士学位而是计划毕业后从事新闻实务的学生,可以选择做一个实用性强的项目,也可以选择修课程硕士,前者需要在报纸上发表一组深度报道,或是对某个传播学问题的系统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后者要比撰写学位论文的学生多修一些课程,并要参加综合考试,综合考试要考查学生对研究方法、学科基本理论和主干课程的学习情况。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杨瑞龙教授认为,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除了在横向上要明确学术型学位和应用型学位两个不同的体系之外,在纵向上也要层次分明。他说,现在研究生教育本科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士、硕士和博士3个学位的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楚。
据杨瑞龙介绍,我国刚刚恢复学位制度的时候,只有硕士学位,没有博士学位,因此,学士和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都定得很高,本科阶段担负了培养专业人才的任务,而硕士阶段则担负了培养创新型专业研究人才的任务。这是沿袭了前苏联的学位体制,硕士就相当于副博士。后来,博士学位建立起来,培养创新型专业研究人才的目标转移到了博士阶段,这样,硕士学位的定位就比较尴尬了。
杨瑞龙说:“由于本科阶段过早地介入了专业教育,本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抢了硕士阶段的饭碗。”他建议,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宽口径、厚基础,培养“通才”;硕士学位则是一个过渡性学位,是从“通才”通向创新型、专业型人才培养的中间阶段,主要是为博士阶段的学习做必要的准备,学生获得学位后可以选择继续攻读博士,也可以选择从事专业工作;博士学位则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专业研究人才。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劳凯声教授有不同看法。他说上面的建议是欧美国家普遍实行的学位制度。但在中国,由于高等教育还没有实现大众化,因此,本科阶段不能完全实行“通才”教育,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专业,因为仅仅靠研究生阶段培养硕士和博士,还满足不了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中国青年报》2001-8-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