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大学,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道怎样的人文景观呢?百年学府的教育历史文化对今天的教育发展有什么意义呢?很多学校在梳理历史,希望从中找出未来发展的逻辑;在放眼世界,希望从海外找到可鉴的良方;在着眼社会现实,希望从中找准发展的基点。清华大学作为一个发展了100年的大学样本,会在很多方面提供借鉴。百年清华,多样风采,我们采其中几缕。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我们将自今日起陆续推出特刊,从校园风物、师生“声音景观”、人物思想风采等几个方面,呈现一所可以触摸、可以倾听、可以拥抱、可以仰望的清华。愿它的教育历史文化之美,能够带给今天的读者一定的启示。
杨桂青
清华大学,已近百年。作为一所在纪念国耻中诞生,为祖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建设者的高等学府,清华本身就氤氲着一股浩然盛大之美。这种美,弥漫在校园里,凝结在人身上。
作为一座育人的校园,这里无处不风采,无处不育人。一所大学的精神,就在这角角落落,获得了最形象、最直观的表达。
“国耻纪念碑”孕育自强性格
“美国化啊,够了!够了!物质文明啊,我怕你了!厌你了!请你离开我罢(吧)!//东方的文明啊,支那的国魂啊,‘盍归乎来’!让我还是做东方的‘老憨’罢!”这是诗人闻一多在清华求学期间目睹学校过分美国化而发出的呼叫。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20世纪初清政府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创办的“游美肄业馆”,“沿用美国高等初等各科教习,所有办法均照美国学堂”。建校时专门盖了设备考究的西式住宅,即“北院”,当时被讥为“美国地”或“小租界”。英国哲学家罗素有一个印象:“清华学校恰像一个由美国移植到中国来的大学校。”
清华校史研究专家黄延复认为,早期的“清华文化”具有两重性格——或浓或淡的半殖民文化性格和强烈的爱国、自强性格,老一代清华师生都称自己的学校为“国耻纪念碑”。
清华大学也是火烧圆明园这一国耻的“纪念碑”。清华校园是在清代皇家园林包括清华园、近春园、长春园一隅的遗址上发展而成的。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近春园也遭劫掠。
就这样,一所大学和耻辱的中国近代史,互为注脚了。
黄延复说:“清华的传统是博大的,涵蕴是深厚的,而且是一以贯之、不容割裂的。”这种传统,是清华存在的文化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