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重视实践,培养能力,激励创新,发展个性,讲究综合,提高素质”的教学改革原则,以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主线,持续不断地推进教学改革,致力于全面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一、学校高度重视教学质量的提升,设立“教学质量年”
学校将2011年设为“教学质量年”,充分重视教学质量的提升。(1)加大教学投入,提高了教师授课的课时费,改善了教室的教学环境,整合了实验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2)实行教学平台岗位教授聘任政策,在实践教学、课程建设的关键岗位上,连续两年设置了教学平台的岗位特聘教授,加大了教学队伍建设的力度,提高了优秀教师投入教学的积极性。(3)改革培养模式,实行免修制度和特殊人才推免机制,启动了2012版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推进大类培养和分层分类教学,减少课内学分,增加创新实践学分,为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提供条件。(4)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继续推进电子信息类教改试点班的各项工作,成立了专门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叶培大学院”,为拔尖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搭建平台,创造发展空间。(5)全面修订了日常教学管理文件,尤其是修订发布了“北京邮电大学本科教学工作规范”,对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梳理,规范了教学过程,以保证教学质量。
二、改革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效果
(一)引入校外优质教育资源参与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水平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学校鼓励授课教师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引入校外优质教育资源,邀请知名学者和企业专家,参与我校的教学过程,开阔学生视野,改善教学效果。学校已经邀请了清华大学、中科院等单位的知名教授为我校相关专业学生讲授课程,学生们反映教学效果非常好,这些教授学术视野开阔,讲授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结合较紧密。学校将出台政策,设立专项经费,加大引入优质资源的力度,提升我校的教学水平。
(二)利用信息技术,探索课堂师生互动模式
为了调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我校探索了学生更多参与教学过程的互动模式。针对大班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较为困难的现实,在“高等数学”等课程教学中引入了Clicker系统,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Clicker系统采用红外(IR)或无线射频技术(RF)传输和记录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教师可以从大班学生回答问题的即时反馈信息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以便更好地进行师生互动,以及调整教学状态。该系统主要由一个无线主控基站、学生手持键盘和一套数据处理软件所构成。借助于Clicker系统,可使用专门设计的用于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的概念测试题(concept tests),组织大班课堂教学,变传统单一的讲授为基于问题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有效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大班教学中构建一个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生生互动、师生的互动的教学环境。
学校关注课堂讲授之后的答疑环节,采用网上答疑、面授等多种方式进行答疑解惑。一些课程针对现有答疑方式的不足,尝试了微博答疑方式。微博答疑体现出及时、快捷的特点,且不受时间和地点的局限,同学们对答疑微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纷纷转发到人人网,答疑效果非常好。
(三)举办“名师讲堂”,营造学术氛围
2011年学校教务处成功举办了14场“名师讲堂”系列讲座,邀请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8所国内知名大学的1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为我校师生开设讲座,内容覆盖理学、工学、哲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门类。我校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等近2500人次参加了讲座。“名师讲堂”系列讲座邀请的主讲人均是在各自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系列讲座的内容既有教学名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研究成果,也有名师大家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对高等教育和大学教师责任的反思,以及对学生成长的宝贵建议。通过“名师讲堂”系列活动,拓宽了我校学生的视野,启迪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教师们以教学名师为榜样,坚持教书育人,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