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的首位演讲者,是美国哈佛大学荣誉校长陆登庭(NeilL.Rudenstine)。1991年至2001年,在他就任哈佛第26任校长的10年间,推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
陆登庭先生演讲的题目为:《一流大学的特征及成功的领导与管理要素:哈佛的经验》。限定两小时的讲演时间,他讲了近3小时还意犹未尽。
在随后与中国校长讨论的时间里,原来安排的是从晚上7时半至9时半,结果到了夜里10点钟,中国校长的问题还是源源不断。陆登庭回答得兴致勃勃,整个会议室里气氛热烈,不时笑声飞扬。
“哈佛的经验”很丰富,而最显著的特征是开放。
哈佛是一所高度国际化的大学,它的大门向世界敞开。学生来自世界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民族。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一趋势还将继续发展。陆登庭透露说,最近哈佛已经决定将大幅度提高国外学生的数量。
“这样做的好处是,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肤色、不同宗教、不同信仰的年轻人,可以通过互相交流,在了解他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增进理解。”
国际化的另一个表现是它的学术范围早已超越了本土。哈佛大学18000名学生中有3000名在海外100多个国家做不同课题的研究。
“哈佛不是富人的学校!我自己的经历就是一个证明。”陆登庭用数字加以证实,“在哈佛,家庭年收入在1.2万美元以下的学生要占到学生总数的15%;收入在1.2万-1.8万美元的要占到8-10%左右。哈佛并不在意学生的家庭经济背景如何,关键是看学生的质量,学业好的学生就有机会迈入哈佛的门槛。”这种开放,使哈佛能够吸纳到非常优秀的人才。
陆登庭自己更愿意把哈佛称为“研究型大学”。学校学生一半是从事工程和自然科学的,而另一半则是学习人文科学的,如历史、文学、经济、法律、宗教、艺术等等。“这是一个比较平衡的结构”,陆登庭认为。
哈佛强调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陆登庭认为:大学教育并不专门为学生的就业做准备,而应该为学生的一生和进一步学习做准备。一个在未来社会具有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学生,必须具备宽广的知识面,专业知识和交叉学科的知识。
学校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建立了开放的课程体系。本科生在入学之前不先确定专业,而是通过自由选课后再决定自己的主攻方向。这样做的好处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也有更多的机会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本科阶段的学习结束以后,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会选择教育、法律、医学、建筑设计、工商管理等不同的方向进行研究生阶段的专业学习,并接触一些交叉学科。
哈佛的课程之丰富,听起来让人难以置信,仅语言这一项就开出了60门课,其中包括中国的普通话、广东话这样的专门课程。
一所优秀的学校与其高质量的教师密不可分。
哈佛的成功在于始终没有放弃积极的对外聘用制度,有选择地向机构外寻找高级研究人才。在哈佛,很少有人能得到终身教授的职位。所有的职位——无论是低级的还是高级的,都是公开并通过动态竞争过程持续地加以补充。一个系、一个学院通常要经常保持1/3比例的年轻的初级教授,经过5-7年的研究和教学质量评估,将1/10最优秀的人提升到高级职位上,其他的人则需要另辟途径。
陆登庭解释说,这样做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要给年轻人留出机会,因为年轻人更具创造性,代表着未来。
“我根本无法预测我的学校下一年度能够得到的经费有多少。”陆登庭幽默地表示,“有时我就像一个贫穷的国王”。
众所周知,世界许多著名的大学经费来源并不完全来自政府的拨款,其中一部分来自学生的学费;一部分来自校产;最主要和最重要的部分,是靠取得政府部门和公司的研究经费或专利。
这也是一种开放式的竞争。各个大学的教师要向多种机构提出项目申请,由有关部门、基金会和公司按照一定的质量评估体系进行评审与监督,从而避免经费浪费的倾向。而那些真正具有国际水准的一流大学往往能够凭借自己的实力获得更多资源,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声誉。
“启迪领导智慧,憧憬大学未来”是举办本次论坛的重要宗旨。从“哈佛的经验”中,我们看到了开放带来的活力,也看到了未来中国高等教育在向世界一流大学冲击时将要经历的路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