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个选择”变成两个鸡肋
现在蒋子涵的状态非常尴尬,申请到的大学排名很不好,为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学而让父母投入那么多积蓄太不值得了。可凭现在的成绩,高考也只能上普通二本。“无论在哪儿,读的都是一般般的学校,我不甘心呀!”蒋子涵的眼泪流下来。
我对眼前的她产生了强烈的同情,她付出的比别人多,收获的却是尴尬。如果没有“多一个选择”的设想,如果专心准备高考,现在蒋子涵的成绩会怎样?
蒋子涵告诉我,1月份,她不满意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所美国大学。中介告诉她,在美国转大学很简单,只要先去美国,对各个大学的情况有了全面了解之后,随便转到自己最喜欢的学校就可以了。
蒋子涵的父亲将信将疑地问:“转学真的这么容易吗?”
中介反问:“您不是说许多朋友的孩子都在那边上学吗?怎么不了解这个情况?”蒋子涵的父亲没有进一步追问。
蒋子涵觉得转学绝不会那么简单,坚持让父母向朋友问清楚,得到的结果是在美国转大学非常困难,并且转学的流程也很复杂,费用相当高。“子涵从小就那么优秀,怎么才申请到这样的大学呢?排名前30的学校也有不要SAT分数的呀……”
朋友的话让蒋子涵的父亲觉得送孩子出国不但没有让他们扬眉吐气,反而处处露怯。
一家三口春节都没有过好。如果硬着头皮去美国念书,毕业之后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父母的投入何时才能赚回来?女儿在省重点,高考本来不成问题,却非要送出去念这么差的学校,如果传出去岂不落下笑柄?经过反复磋商,一家三口决定冲刺高考。
“到现在为止,为了出国花的中介费和学习费已经快10万了,如果我不去,这钱就彻底打水漂了……可如果去了就像上了贼船,还要投入更多的钱。”说到这儿,蒋子涵放声大哭。这么小的年龄,就面对这样的两难,她要以怎样的心态去选择?
如今,很多家长都忙着把孩子送出国,却很少有人认真考虑,送孩子出国还需要权衡哪些问题。
比如,生涯规划。孩子在国外求学后在哪里发展?是在国外定居还是回国发展?如果举家移民,孩子要定居国外,那就越早走越好,给他更多的时间去熟悉环境。如果希望孩子学成回国,那么在国内读完大学去国外读研究生,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还有经济实力。送孩子出国是笔不小的家庭投资项目,一定要做好经费预算。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到了国外就可以打工了,其实不然。我有一个来访者在高中阶段被家长送到国外,在那里他每天开销很大,后来家长无力供他,只有半途而废回国。此时他的高中同学都已经上大四,没有任何学历的他只能宅在家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