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名校校长论坛:名校之名,名在软件
2001-12-18    

字体大小:

    在最近举行的首届“浙江名校校长论坛”上,来自全省22所知名的重点中学校长“不谈硬件、不谈高考升学率、不谈竞赛”,只谈办学理念、治学方略以及教育教学改革设想,为的是共同探讨名校何以成名。

  重点中学何以成为名校?不在于楼高,不在于地大。主管基础教育的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张绪培率先作了“名校之名,名在软件”的发言,他主张培养目标要做到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人格独立与社会责任感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的统一,国际化与民族性的统一,现代与传统的统一;研究性学习要让学生想入非非,梦想成真;师资队伍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追求学历上;办学要讲究特色,特色就是无形的规范、无声的力量、精神的凝聚。

  历史的名校如何成为现代的名校?杭州高级中学校长葛锦发认为应有三点:一是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二是有主体精神的名家大师;三是有敢为天下先的教育改革实践。镇海中学副校长王贤明强调,要淡化名校传统优势,强化新的优势,实现优势转化,即变传统的政策优势为先进的理念优势,变传统的生源优势为卓越的师资优势,变传统的硬件优势为科学的管理优势,变传统的升学优势为独特的文化优势,而核心是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衢州二中校长徐建平说,加快发展,观念要新,要增强品牌意识、经营意识、服务意识;思路要清,办好学校靠教师,发展学校靠经营;反应要快,要善于“与狼共舞”,决不能为“狼”所食;效益要好,留优秀教师,出优质学生。

  名校名在哪?杭州二中校长叶翠微的观点一针见血:名在会抓真问题,敢抓真问题,抓好真问题。他强调当前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要拒绝假大空,教育要拒绝功利追求,教育要正视人性弱点。东阳中学校长杜承平认为,应增强培养学生从局域文化走向广域文化的贯通力,培养学生文化创新能力是办好名校的关键。

  今天的名校能否成为明天的名校?名校怎样才能持续发展,再创辉煌?诸暨中学提出要对学生一生负责,对学生一家负责,对社会负责。台州中学等提出通过“科技兴校”实现可持续发展,这里的“科”指教育科研,“技”指现代教育技术。萧山中学提出要营造平等、和谐、同化的校园文化,使教师的知识成为“一桶活水”。学军中学提出确立先进教育理念就应学教和谐、因人施教、发展个性、提高素质。

  名校不是靠政府命名出来的,也不是评估组认定出来的,它既非短时间形成,也非终身制;校长以名校为舞台,名校则以校长为标志。通过交流,校长们就名校何以成名形成了许多共识:

  共识之一:名校要继承传统,与时俱进。要有精品意识,要有市场理念,要重组教育资源,发展生存半径。

  共识之二:名校要准确定位,革故鼎新。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不争一日之短长,要吸纳古今,通学中西,善于否定自我,超越自我。

  共识之三:名校发展靠教师。名师不是靠出一个“计划”,发一张证书,搞几次培训就能产生的,名校要鼓励冒尖,为名师的成长创造空间。

  共识之四:名校要让学生和谐发展。科学与人文并重,规范和个性共存,要鼓励好奇,鼓励发难,鼓励互动,让师生共同成长,建立长效的评价机制。

  共识之五:名校要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名校要在基础教育现代化方面起示范、领航作用;要重视和依靠教育科研,寻找学校发展新的生长点。(本报记者 朱振岳)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小学生竞选“小校长”
· 中央财经大学袁东副校长访谈实录
· 青海出台校长负责制办法
· 浙江启动学生饮用奶计划
· 校长向家长述职 沈阳一小学首开先例
· 浙江安吉中小学作业负担与经济负担“双减”
· 浙江整治中小学乱收费
· 浙江整治中小学乱收费 清退1500多万元
· 乱收费 新疆27名中小学校长被免职
· 我咋成了躲债校长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