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认为自己对孩子的责任是“有限”而非“无限”的,这个理念并没有错。亲子之爱,是一种剥离之爱,到了一定的时候,孩子就要独自承担起自己的人生责任来。孩子不能自立于世,是父母的失职和失败。但什么时候、怎样让孩子自立于世,却是有弹性的。帮助孩子走向自立,不能只提要求,而要在孩子一天天的成长中,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情,一点点地提升孩子的自立意识和能力,一步步地放手。
从文章中看,我觉得老周这个教育学硕士思想很前卫,但心理上似乎不很成熟,比较情绪化,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有些偏激。对于一个13岁的孩子来说,脱离现存教育体制,意味着自由,也意味着极大风险。毕竟,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专业化的现代社会里,不接受系统教育,就很难有良好的职业前景。另外,孩子离开学校,会失去和同龄人相处的机会。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也是不利的。这些风险,也许老周已经告诉过孩子,但13岁的孩子不可能完全理解。对孩子来说,能够离开那个令他难受的环境就好,可这只解决了过去的问题,却不等于解决了未来的问题。
其实,很多家长都遇到过和老周相同或类似的处境,但他们的处理方式却显得更成熟。我认识的一位朋友,儿子高二时提出不上学了。他理解儿子不是不想学习,而是厌恶目前的教育体制。于是他和学校商量,给孩子一个学期作为试验,让孩子在家学习,期末回校参加考试。他对孩子说:“既然是试验,就允许失败。如果实践证明在家学习效果不如学校,你就要再回到学校去。”学期结束,孩子英语考得不错,数学却一塌糊涂,于是又回到学校跟班上课。去年,这个孩子考上了西安交大。我还认识一个年轻人,也是因为成绩不好不断被老师“修理”,使他产生了退学的念头。全家人一起讨论的结果是,继续上学可能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自信,因此同意他退学。退学后,这个孩子先是自己在家大量读书,后来又到成人大学读书。现在,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公司,发展得相当不错。和他聊天,我能感觉到他比同龄人的知识面更宽,思想也更成熟。
老周的试验是否就不成功,现在下结论恐怕还太早。也许小轩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我只是觉得,老周夫妇为孩子做了不少选择和安排,如学乒乓球、重返学校、学数学等等,但对小轩来说,似乎都是挫败的经历。其实,每一个选择和安排对孩子来说都是一个转折点,都会有困难和压力,都需要一段时间来调整和适应。这时,父母要和孩子充分交流。交流可以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被理解的,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更有勇气去面对困难;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父母也能教孩子一些处理问题的技巧,帮孩子积累成功的经验,让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得到提升。
对孩子的教育是丝丝入扣的事情。帮助孩子在重要关头做出正确的选择,是父母的责任。但每个选择都有利有弊,如何趋利避害,就看家长是否成熟,是否能在选择后细致入微地处理好相应的问题。
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某一次选择,而是选择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如果选择对他来说总是与无奈、被迫、逃避、失败连在一起,他就会丧失对自己的信心,他就不愿也承担不起人生的责任。如果选择是与自主、责任、挑战、成功连在一起,孩子就会一天天成长起来,最终走向独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