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2月18日是“国际移民日”(又称“国际移徙者日”)。近年来,移民话题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特别是教育移民现象愈演愈烈。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经济条件允许的家庭已经将目光转战到了国外。
“学区房”不等于“名校梦”
古有“孟母三迁”,如今这个故事也有了现代版本。北京的张女士前不久卖掉在昌平区回龙观的一套三居室新房,换了一套位于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附近、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两居室。“老房子小、旧也就算了,采光还不好,要不是为了孩子以后上学,才不来受这份罪。”张女士抱怨说。
相关内容>>买学区房能优先读名校?恐未必能兑现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北京“学区房”价格畸形
就近免试入学的政策是学区房火爆的根本原因。显而易见的是,优质的教育资源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有限的教育资源,面对日益火爆的学区房市场,许多名校不得不花样翻新地立下许多“限学令”。例如海淀区很多热门小学已经对落户时间执行严格限定的政策:若买的学区房、学校房上学名额未被占用,落户该房的年限应该在入学当年9月1日前满5年。达到此要求的孩子才能视为该学区学生,否则均按外学区学生入学。外学区学生想要入学则意味着巨额赞助费。不少家长表示:“就算交了赞助费,也不一定能上。”“限学令”政策一出台,不少花巨资刚刚购买了学区房的家长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了。
“学区房”并不等于“名校梦”,学区房的困境便在于此。不少专家表示,“学区房”怪相背后的深层原因在于教育资源稀缺,而目前的教育资源配置制度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才导致了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价“愈演愈甚,愈演愈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