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假期取舍:是学?是玩?如何调配?
2013-08-14    光明网-《光明日报》

字体大小:

  每个假期,看似漫长,却又匆匆而过。

  是学?是玩?如何调配?假期,对家长而言,无疑是一场考验。

  最简单的,莫过于交给培训机构。奔波于各个兴趣班之间,难免会让孩子觉得有些忙,有些累。如果自己安排,问题又会接踵而至:时间呢?经验呢?效果呢?

  “别浪费了,好好利用。”但其实,不少人并不理解利用的是什么,浪费的是什么。或许,我们早已忘记了设置假期的初衷,心中盛满太多的负担与期望。

  “现今社会,儿童没有时间当儿童,少年没有心情做少年,成人没有空间成为成人。”林清玄如是说,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没有时间当儿童、没有游戏、歌唱与笑闹,我们可以预见20年后,我们的社会将会没有诗情、没有文学、没有音乐,也没有文明。

  该是什么,就是什么。假期,本来就是轻松的。

  观点

  儿童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童年本应是人生中最具想象力、创造力的阶段。

  超功利化的教育干预,让儿童充满梦幻和灵性涌动的精神世界被一点点地肢解。就这样,孩子们心里那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被一个个看似科学的道理遮盖了;他们想象的翅膀在一次次似懂非懂的知识灌输中折断了。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除了在学校学习以外,家长还要给他们在校外报各种文化补习班、特长班。笔者曾在中国儿童中心参加培训的学员家长中作过调查,报班最多的孩子在周末两天的时间要上8个特长班,加上要完成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孩子们一周中没有一点儿属于自己的时间。他们在长期的“白+黑”、“5+2”的灌输式学习中,想象力、创造力消磨殆尽,学习兴趣荡然无存。

  许多家长逼着孩子拼死拼活地学习,考试成绩稍差,便暴跳如雷,甚至对孩子“单打加双打”,孩子们承受着巨大的思想压力,学习对他们毫无快乐可言!

  据一些专门从事青少年心理咨询的机构调查,每个学期开学后,接到的咨询电话中90%以上是关于厌学的。据权威机构调查,因为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小学生只有8.4%,初中生10.7%,高中生4.3%。

  几十年来,那些对儿童富有“责任心”的大人们,为了培养所谓的“人才”,在儿童身上好似插满了输送营养食品的管道,将他们认为“有营养的”东西不停地用外压形式灌输到儿童身心内。在这样的高压下,儿童的生活还能悠游自在、宽裕自如吗?还能有时间玩玩只有童年才能享受的游戏吗?还有时间按照应有的发展规律进行其内在生命的丰富发展和茁壮成长吗?一个不能自主地拥有童年、不能自主地建构生命、不能享有童年欢乐的儿童会有一个健全的生命吗?能成为一个健全的成人吗?

  卢梭在两个多世纪前就振聋发聩地质问:“今天的成人难道还没有清醒吗?成人对儿童成长大包大揽,对儿童的生活和学习事无巨细以此‘充实’儿童的成长空间,这种做法不是帮助儿童成长,而是阻挠了儿童的成长!这种教育方式给儿童带来的痛苦和摧残是不言而喻的。”

  诚如卢梭所言,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儿童出生不仅仅只是为了发展得更好,为了更加符合成人或者社会给他安排的各种角色,而更重要的是生活,能够幸福、快乐、从容地在社会中生活。

  我们应该尊重科学,顺应自然规律,尊重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的自主成长,尊重儿童自身发展的需求,把儿童真正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使他自然发展。我们的责任是引导而非代替他们的发展。

  (董中旭 作者单位:中国儿童中心)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合理安排假期需科学指导
· 假期成留守儿童监管“真空期” 莫让安全“失守”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防范假期学生溺水事故的预警通知
· 湖南:假期共享实训基地 名校实训课堂搬进高职
· 专家建议:假期不要成为学生们的“第三学期”
· 记者调查:中小学生被各类假期提升班“绑架”
· 假期学校不补课:高兴了孩子 愁坏了家长
· 高校“超长假期”让学生无所事事半年闲
· 大学生假期实习需提高警惕 三成实习生遇骚扰会报警
· 中秋假期高速路不免费通行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