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圈养扼杀学生天性
尽管打砸事件发生之后,河南拓城县第二高级中学负责人对“封闭式管理”作了说明,认为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维护学校安全秩序、锻炼学生自理自立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还符合部分家长和学生的利益。但在笔者看来,打砸事件的根源就在于学校的“封闭式管理”。
不可否认,“封闭式管理”确实可以带来一定的短期效应,换句话说,就是“把学生摁住”。但是,从长远来看却埋下了更大的隐患。因为它违背了人性和教育教学规律,在禁锢学生自由的同时,也扼杀了学生的天性。这种以“圈养”为特征的学校管理方式,无论是出于经济利益垄断,还是出于追求高考成绩,都是一种典型的功利主义和简单的行政思维在作祟,与最基本的现代教育精神背道而驰。
现代教育提倡民主、自由和开放的价值取向。民主是学校管理的基石,自由是学校管理的灵魂,开放是学校管理的方式。脱离这些根本性准则,所有的教育行为,都只以教育之名,行功利之实。
当前,以民主、自由、开放为准则,建立一种协商治理机制,促使学校、家长、社区之间协同合作,让更广大的群体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应有之义。如果柘城二高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在设计各种管理制度时能够主动和家长、学生沟通,甚至邀请家长和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而非单方面强制性的实施“封闭式管理”,相信学生打砸食堂的局面就不会出现。
与此同时,学校教育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强调开放。开放而非封闭,服务而非管理,应该是现代学校发展所应遵循的基本理念。这种开放,不仅体现在有形的围墙上,同时也体现在无形的围墙上。尤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校的开放形式更加多元。柘城二高“封闭式管理”,表面上是禁锢学生进出校门的权利,实际上也人为建造了一堵无形的围墙,学生正因为身处这种压抑的环境又不知如何反抗,最后才爆发了非理性的行为。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初引入西方教育理念时,我国就进行了现代教育的探索。但时至今日,一些学校依然固守在自己的“围城”里。这种逆潮流而动,是教育的倒退。当学校走向“封闭”,学生成为学校这所“集中营”的“囚犯”,失去享受学习的机会,成为应付考试工具,那么,在他们身上出现再偏离理性的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了。(姜朝晖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