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校园更需呵护
有图未必就有真相。近日,人民网记者采访证实,河南柘城县二高确实发生了学生与餐厅人员争吵掀翻桌椅的情况,但绝大多数同学在围观,“千人打砸校园”只是个别网民引申所致。
无独有偶。仅在1个月前,甘肃临夏县一名男教师被曝“以毕业证为要挟,向全班女生索吻”,最后也被证明仅是毕业班师生一种善意的情感表达。短时间内,校园师生接连“躺枪”,网络时代校园尊严的脆弱,可见一斑。
转型期社会矛盾多发,校园集孩子、女童、公平等舆论敏感词于一身,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有可能经过网络发酵成为热点话题。同时,从传播心理上讲,坏消息往往比好消息传播得更快,也更能得到大众关注。当前,师生将不得不学会面对这样的现实:校园中的偶发事件,经过网民有意无意的转发阐释,可能大大背离真相。当前,教育界也正在为背离真相的“事实”付出代价。“索吻事件”发生时,正值各地女童遭性侵丑闻余波未平,教师形象再次遭到口诛笔伐;“千人打砸校园”事件确有其发生的现实原因,但很多人却偏离理性,一味将其渲染为学生对现有教育制度的反叛。
舆论的伤害比任何一种伤害都更为长久,积累的负面效应也更为深远。同时,越是基层、偏远的校园,越难承受起背离事实真相的舆论。数千万师生中,还有相当数量的师生并不具备现代媒介素养,对网络时代的媒体环境也没有充分认识。面对汹涌的舆论,他们无法充分为自己说话,只能被动地为舆论裹挟。
毋庸置疑,校园需要监督和批评。然而,舆论的“标签”一旦贴上去,就很难撕下来。简单地贴“标签”,乃至抹煞教育界的种种努力,都是对身处其中奋斗者们的伤害。网络时代的校园,需要社会谨慎的呵护。这种呵护不是要公众对校园闭起眼睛,而是希望公众的议论能建立在事实真相的基础上,或更进一步——建立在对教育的深刻理解上。
教育界也要认识到,中国教育的一些短板,短时间内无法彻底补上,这注定给舆论提供话题空间。对此,教育界应该有引导舆论的意识,主动发布信息、第一时间回应舆论质疑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适应信息化社会,还需要自身媒介素养的提高,学校应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媒介素养教育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培养人对媒介内容的批判能力。媒介都为人掌控,必然具有立场和倾向性,而媒介素养教育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摆脱人云亦云的状态。待到大批具有现代媒介素养的学生走上社会,易受情绪影响的受众将最终沉入历史。(高毅哲 作者系本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