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诸多管理难题
未来义务教育阶段“怎么教”显得尤为重要,将更加突出学生成长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然而,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办学,却并不容易。
萍萍正在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读九年级,但是她开始越来越不喜欢学校的管理方式了。“现在我们读九年级了,可老师还像管小学生那样管着我们。”萍萍说,“上课要像小学生那样端端正正把双手叠平放书桌上,做错了事,老师还是像罚小学生那样罚抄书和罚站。”
正如萍萍所说,尽管九年一贯制办学体制很好地避免了“小升初”择校问题,但是由于小学生、初中生在身心发育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九年一贯制也对学校管理提出了很多挑战。
事实上,近年来,围绕九年一贯制办学利弊的讨论一直没有平息过。记者了解到,在很多农村地区,由于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产生了很多小学、初中合并办学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强制的“拉郎配”,效果并不理想。
山东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告诉记者,小学和初中分属不同学段,合并在同一个校园上课,一节课的时间一个40分钟、一个45分钟,上下课都不能统一,两个学段的教学要求不同,初中有升学压力,教育管理方法、校园文化建设必然不同,一个校长用两套教学管理方法经营一所学校,管理难度非常大。
萍萍提到的小学、初中管理一个样,恰恰反映出九年一贯制学校在管理方面缺乏灵活性。萍萍家长表示,九年都在一个校园读书,九年见到的都是同样的老师、同学,的确会让孩子产生厌烦,也难免导致成长环境过于单一,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环境适应性。“孩子好几次提出转学,但马上就要中考了,怕换了学习环境会影响升学,只好作罢。”
不过,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除了解除“小升初”压力之外,更有利于“小升初”的平稳衔接,有利于学生的连贯成长。有专家表示,实施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后,六年级学生不用再为“小升初”择校耗费时间,在同一所学校内从小学升入中学阶段后,更容易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
成都市高新区在全区取消“小升初”,推广九年一贯制学校,建了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实现了高新区教育资源的优化,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有效解决了义务教育“择校热”问题,基本实现了“学生就近接受完整、高质量的九年义务教育”。
京源学校是北京市石景山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该校校长白宏宽表示,未来义务教育阶段“怎么教”显得尤为重要,将更加突出学生成长的连贯性和整体性。九年一贯制办学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育衔接打好了基础,总体上来讲是符合孩子学习成长规律的,是一种具有连贯性的育人方式。有利于学校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进行整体设计、分段操作,使学生平稳过渡到中学阶段。同时,学校也可以对一些特殊学生,如学习困难或者在某些方面有突出特长的同学进行全程跟踪观察和因材施教,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很大帮助。
事实上,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教育部一直大力鼓励推行九年一贯制学校。“这次提出多校协同、资源整合、九年一贯制的学区治理结构,进一步深化了办学体制的改革,有利于从根本上整合区域内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范先佐认为,“充分体现了此次改革的综合性、系统性。”
亟需配套改革措施
推行“九年一贯对口升学”的前提是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这个根本性前提解决不好,还是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从各地的探索和实践来看,单纯的‘九年一贯’对口招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小升初择校难题。”范先佐表示,“只要优质教育配置不均衡,区域内强校弱校差别仍然很大,即使强行推广‘九年一贯对口升学’,家长仍然会选择用脚投票,出现择校问题。”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在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下推行“九年一贯对口升学”,极有可能导致升学压力提前,使择校大战提前到来,孩子们从幼儿园走向小学的路会更加艰难。在这种情况下,也有部分家长可能会选取购买“学区房”,进一步推高热门区域的房价。
采访中,有不少家长担忧,推行“九年一贯制”后,“小升初”择校压力减小了,但“幼升小”的压力却增加了。如果自家周边没有好的小学、中学,还是要择校,择校最终由小升初提前到幼升小阶段。
范先佐指出,推行“九年一贯对口升学”的前提是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这个根本性前提解决不好,还是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事实上,教育部此次提出把初中和小学结合成片,进行统筹管理,实行多校协同、资源整合、九年一贯制的学区治理结构,正是看到改革的复杂性和综合性,不仅从招生录取制度进行改革,还要从办学体制和学校管理制度上着手破解难题。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的查炜琮曾撰文指出,相对于小学、初中分设的学校而言,目前各地对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督导检查还需要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条例。比如小学更注重推进素质教育,而初中受升学率的影响较大,学科成绩在考核中的分值相对重些,“一贯制”后,很难用比较统一的尺子来衡量老师的教学工作情况,从而给教师管理工作带来不少麻烦。如果考核、评价还以分数为标准,就难免忽视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同时造成尖子生与后进生的不平衡。
记者了解到,福州小升初对口升学之所以能够坚持这么多年,与当地坚持推进教育均衡和大力发展优质民办学校有很大关系。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举办的全国30个主要省会城市公众教育满意度的调查中,福州位居满意度整体性评价前列,在教育公平、杜绝乱收费方面得分均比较靠前。
无独有偶,在这项调查中,省会城市公众教育满意度多次排名第一的济南市,多年来坚持九年一贯对口招生,也颇具成效。“一所初中对口附近的几所小学招生,家长们都很认可这种制度,基本上没有择校现象。”济南市教育局宣传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跟济南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程度比较高有一定关系,这些年,济南市区的小学、初中发展差距小,家长为了择校而购买学区房的现象也较为少见。”
“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对缓解当前愈演愈烈的‘小升初’择校热有一定作用,但是想要发挥更大作用,还必须有学区制、片区内教师交流轮岗等其他促进教育均衡的举措相配套。”范先佐表示,“唯有如此,才可能从根本上取消家长择校的意愿,让义务教育回归就近免试入学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