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困难家庭孩子拥有美好未来
——解读国务院常务会议促进贫困地区儿童发展新举措
11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促进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进行部署,通过了《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并明确了近期重点工作。业内专家指出,随着相关政策的深入推进实施,贫困地区困难家庭孩子有望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儿童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把对少数民族、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的扶贫开发纳入规划,统一组织,同步实施,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加大支持力度。”
目前,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儿童约4000万,其健康、教育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只有对贫困家庭儿童的营养和教育实行早期干预,才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避免贫困的“代际传递”。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坚持政府直接提供和购买服务相结合,发挥市场力量,动员社会参与,以健康和教育为重点,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农村困难家庭儿童给予从出生开始到义务教育结束的关怀和保障。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中国·朝鲜·蒙古代表伯希·米西卡介绍,生命诞生之初的1000天,即从怀孕到2岁期间的营养保障,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由于缺乏足够的营养摄入,体重偏低、发育迟缓和贫血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贫困地区儿童成长的重要问题。
来自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数据显示,我国儿童营养状况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儿童营养问题更为突出。农村地区儿童低体重率和生长迟缓率为城市地区的3至4倍,而贫困地区农村又为一般农村的2倍。
会议明确的近期工作重点中,就包括扩大贫困地区困难家庭婴幼儿营养改善试点。据了解,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2年联合全国妇联共同启动了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为项目地区半岁至两岁的婴幼儿每天提供一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钙铁锌硒等矿物质的“营养包”。目前,国家已累计为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投资4亿元,涵盖300个县。扩大营养改善项目试点,有助于让更多贫困儿童摆脱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问题的困扰,为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会议还提出了在片区内扩大新生儿先天性疾病免费筛查范围、提高0—15岁农村贫困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等重大疾病医疗费保障水平等系列帮扶举措。
扶贫要扶智。除了营养健康,教育也是贫困儿童能否拥有美好未来的关键。会议提出,扩大农村偏远地区学前教育巡回支教试点,在人口分散的山区、牧区设立支教点。逐步提高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使困难家庭孩子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起点。
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党国英说,当前我国不少贫困人群由于在成长阶段教育缺失,长大后难以拥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摆脱贫困。儿童的健康和教育不仅是私人问题,也是公共领域的问题,贫困家庭如果解决不了,政府就应该承担起来,这是促进贫困儿童发展的关键之举。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通过对贫困地区儿童发展全过程的关注、全过程的关心、全领域的参与和全方面的服务,使贫困地区的孩子能够生得好、长得好、学得好、能就业,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脱贫问题。(新华网北京11月19日电 新华社记者林晖、于文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