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难点是学生在课堂上最容易疑惑不解的知识点,是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它犹如学生学习途中的绊脚石,阻碍着学生进一步获取新知。化解难点、解除疑惑,是教学过程顺畅有效的重要保证。因此,在一定意义来说,教学难点本身也属于教学重点。
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包罗万象,教学难点也多种多样。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中学地理教学难点大致可以分为理解性难点、记忆性难点和运用性难点等三类。
一、理解性难点及其化解
中学地理教学中,理解性难点主要是地理概念、地理事象的成因和地理原理等内容,这些知识的高度抽象性、或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联系能力的高要求,以及说明事实材料的过于概略是导致学生理解困难的关键。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难点,使感性知识理性化,实现知识的长久记忆和灵活运用,教师在突破理解性难点时,要讲究教法的直观、形象和具体,要讲究新旧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要补充相关的感性素材。
理解性难点的化解教法有:(1)图示解答。图解可利用学生已有的数理知识来揭示地理事象的内在矛盾,可引导学生发挥空间想象和激发学生循序思维,从而使难点迎刃而解。例如:高中地理教材中“恒星之间的相对位置似乎是固定不变的,……”就常令许多学生全然不懂或似懂非懂。对于这一难点,教学上固然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远在天边飞行的飞机看起来比近在眼前行驶的车要慢得多”来解释,但用图示解释显得更为有效:如上图所示,图中A、B、C三物体的运行速度和方向相同,它们在单位时间内的运行距离相对于人眼构成的张角分别为a[,A]、a[,B]、a[,C],显然,a[,A]>a[,B]>a[,C],物体距观察者越远,其运行距离与观察者构成的张角越小。恒星离地球极为遥远,其运行距离与观察者构成的张角几乎为零,因此,在地球上的观察者,看不出恒星的运动,恒星之间的相对位置似乎是不变的。(2)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可化无形为有形、化平面为立体、化静止为活动、变抽象为具体,可调动学生手、眼、耳、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教学难点可感易解。例如,地应力概念仅靠文字表述是难以理解的,可让学生两手挤压小竹片或小塑料尺,使其亲身体验到应力的存在,从而明白地应力是什么。再如,背斜、向斜的根本区别,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如果教师用课本当教具,让学生把书本想象成地层,用两手挤压课本两侧,分别使课本向上隆起和向下凹陷直至对折,请学生观察课本一端中心和两翼书页的构成,学生即能自行得出背(向)斜构造的能力。(3)联系生活。生活经验是学生经过自己的实践检验过的感性认识,是学生最为可信、也是最能从浅显中见深奥、最能说明问题的事实材料。授课时及时联系生活,可使教学内容变得亲切可感,使难点易化。例如,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原因,可联系日常生活中焚烧废纸,会看到许多细小灰烬上升漂浮的事实来加以解释;再如对流层气温的垂直变化,可联系学生登山过程中的亲身体会来说明。(4)形象比喻。比喻是教学语言中的重要修辞方法,贴切形象的比喻可以降低对感知事物的理解难度。例如,将我国三级地势阶梯的排列顺序比喻为自西向东下楼梯;将地球内部三个一级圈层比喻为一个半生不熟鸡蛋的蛋壳、蛋白和蛋黄;将自流水盆地中的补给区、承压区,排泄区分别比喻为城市供水系统中的自来水塔、地下水管和用户的水龙头;将地震震级与烈度的关系比喻为炸弹的爆炸力与杀伤力之间的关系;将解决城市问题的两条途径比喻对肥胖症患者的“减肥”和对体弱多病者的“调理”等等。这些比喻都能对教学难点的突破起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功效。
附图{图}
二、记忆性难点及其处理
记忆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思维活动的基础。只有把所学知识记忆并能清晰准确地回忆再现,才能联系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进而形成能力。可以讲,不能记住知识等于没学。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记忆性难点,主要是一些地理事实过于集中而彼此间又联系松散的地理知识。为了减轻记忆负担,强化记忆效果,加强知识积累,教学中可采用以下方法:(1)加强横向联系。地理学科文理兼容,与其他学科的渗透性强。教学中广泛引用学生已有的其他学科知识,使学生在记忆上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表示东西经、南北纬的英文单词East、West、South和North的首字母,则这一知识点不再会是学生记忆的难点。(2)赋予记忆材料以一定的意义。例如,太阳系九大行星按距日远近的排列顺序,可处理成“水浸(金)地球,火烧木星成尘土,天海冥王都叫苦”。(3)编歌诀。地理歌诀概括性强、趣味性强、韵律性强,朗朗上口,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轻松地记忆住大量的地理知识。例如,摩氏硬度记中十种标准矿物按硬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歌诀:“滑石方,萤磷长,石英黄玉刚玉刚”;中国陆上邻国三字经:“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锡不,缅老越”;黄河干流流经省区(顺流而下)歌诀:“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过后入豫鲁”;长流干流流经省区(顺源而上)歌诀:“沪苏皖赣湘鄂渝,川云藏青至源地”。(4)构建知识结构。理清各个知识点间的从属关系,把同类或相关知识归纳整理成为系统化、条理化、综合化的知识结构,可帮助学生实现整体记忆而提高记忆效果。例如,记忆地壳运动的知识点即可采用如下知识结构:
附图{图}
三、运用性难点及其突破知识的运用是知识掌握的检验,同时,知识的反复运用又有利于知识的内化和迁移。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性难点多存在于读用地图和运用地理原理解释具体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运用性难点的突破方法应讲究应用障碍的针对性,要力求巧设问题情境,增加问题层次,减缓问题坡度,必要时可提供相关图表甚至实物或模型,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逐步求得结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学生在应用时区和日界线知识解答问题时,往往会把日界线与180°经线混为一谈。为了澄清是非,辨明差异,帮助学生解决这一应用性困难,教师可设计下题让学生思考:
读左下“日界线和180°经线图”完成下列作业:
(1)填空:日界线有三处明显偏离了180°经线,在俄罗斯西伯利亚东端向______偏离;在美国阿留申群岛西部向______偏离;在5°S至51°30’S之间向______偏离。
(2)连线选择:有人乘船越过180°经线,请将其航线与日期变更要求用直线连接起来。
①→②
②→④
③→①日期不变
④→③
①→⑤
⑥→②日期加一天
⑦→⑧
⑤→⑥
⑦→⑥日期减一天
(3)分析回答:有人乘船作不越过180°经线的南北向航行,从③→②→⑦→⑤,其日期应该怎样变更?_____:从⑥→⑧→①→④,其日期又应该怎样变更?______。
(4)填表对比: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地理教学难点的突破方法应当因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学生认知能力、学校所在环境和学校的办学条件等而各有选择。选择难点教学方法总的原则是直观、形象、灵活和富有启发意义。要做到引而不牵,要充分挖掘学生的认知潜力,让学生在积极思维的状态下,自主地跨越教学难点这一学习上的障碍。
分界跨越时的日填表形状意义期变更情况180°经线日界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