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研究 > 教学研究 > 其他学科
提高物理课程效益策略探讨
2001-08-27    施传柱

字体大小:

  提高效益是任何行业都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教育也不例外。如何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课程效益是值得每一个教师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对课程效益的有关概念、物理课程效益的参照标准和提高物理课程效益的策略作一些初步探讨。

  1课程效益

  众所周知,教育是生产力,是从事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产业,教育当然要讲效益。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要形式,课程是为了实现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概括地讲,课程效益就是学校的教育效益,我们所说的要提高物理课程效益实际上就是要提高学校物理教育的效益。

  课程效益是指受教育者和社会从课程中获得的效果和利益。课程给受教育者和社会带来的利益程度是衡量课程效益的标准,课程给受教育者个人和社会带来的效果和利益越大,课程的效益就越高。课程的目的是促使受教育者全面而又各具特色地发展,进而促使社会的发展。受教育者和社会从课程中获益的程度实际上就是课程促使个人和社会发展的程度。如果某一课程体系能充分促进受教育者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获得发展,受教育者和社会从该课程获益程度就高。同样,判断物理课程效益高低主要看它能否充分促使物理学习者在知识、能力及素质等方面获得发展,能否通过物理学习者的发展进而使社会(包括物理课程本身)的发展。

  与课程效益相关的概念有“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学习效率”是个定量概念,通常指单位时间内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等。“学习效果”是个定性概念,通常指在一定学习效率的前提下,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身心理品质的结果。而“课程效益”则是个价值概念,是指在一定的学习效率和效果的基础上课程给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等各个方面发展及其给社会发展带来的效果和利益。简言之,“效率”指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快与慢,“效果”指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好与坏,“效益”指知识和技能运用及发挥的优与劣。课程效益是“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的价值实现,它既是评价课程质量的标准,又是课程应追求的目标。本文拟对物理课程效益进行初步探讨,希望能引起物理教学界同仁的关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物理课程效益的主要参照标准

  课程的目的是促使受教育者和社会的发展,通过促使受教育者知识、能力、素质全方位的发展进而促使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要促使受教育者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物理课程本身也必须不断发展。所以,判断物理课程效益高低既要看它能否促使受教育者和社会的发展,还要看它能否促进物理课程自身的充分发展。

  2.1物理课程必须促使学习者个人的发展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促使受教育者个人全面而有特色地发展,发展也是所有受教育者求学的根本目的。和任何课程一样,物理课程也担负着促使学习者全面发展的重任。物理学习者的发展受其知识、素质、能力的影响,所以,任何物理课程设计都必须围绕上述三者展开并着力促使它们协调发展。如果依照某一物理课程培养出来的物理学习者在上述三方面不能满足社会要求,那么他们必然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败北,其个人发展必然受到限制,该物理课程就不能满足学习者的发展需求。为了保证物理学习者日后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彻底根除应试教育的弊端,优化学习者知识结构,强化其基本素质,增强其综合能力。惟有如此,我们所培养的物理人才方可具备不断发展的条件,才能满足不断提高的社会要求。

  2.2物理课程要利于社会发展

  物理课程必须促进物理学习者个人的发展,同时也必须满足社会的发展要求。事实上,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总体上是基本一致的,只能促进个人发展而不能促进社会发展的课程是无法想象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物理人才的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调查表明,原有的知识结构不够合理、基本素质不高、综合能力偏差的物理人才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的发展。当今社会需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的物理人才。因而,物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培养方法等都应依据社会发展不断进行调整,以符合其发展的需要。发展需要创新,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因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物理人才是提高物理课程效益的核心和关键。有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物理人才,我国的物理教育必然会跨上一个新的台阶,也必然会进一步推动整个国家的发展。

  2.3物理课程要满足其自身发展的需要

  人和社会的发展同课程的发展息息相关。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条件下,课程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日渐密切。如果物理课程效益低下,不能充分满足物理学习者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物理学习者的数量就会骤减,社会对其投入也会相应萎缩,物理课程本身的发展必然受挫,物理课程就无法完成培养物理人才的任务。所以,为了确保物理课程本身的健康发展,我们也必须设法提高物理课程效益。

  3提高物理课程效益策略

  如上所述,物理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其物理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等,它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提高其效益,我们必须依据受教育者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抓住其中关键环节进行整体改革。

  3.1整合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运行的导向和指挥棒,如果课程目标定位准确,教学方向明确,课程效益通常就会高。物理课程效益是由物理学习者的知识、素质、能力等变量整合作用产生的。这三者相辅相成,互为作用,缺一不可,忽略其中任何一个变量都会影响其他变量,当然也就必然会影响到课程效益。传统物理课程推行以知识为本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获取知识是教学的目标,教师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多学知识),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知识的运用。当代教育变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变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为发展学生素质为主的教育,物理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出现了方法目标、能力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等。上述各教学目标不同程度地克服了以知识为本的教学目标的弱点,但是,由于它们大都是在某一教育学或心理学理论的影响下,为满足某一种目的而制定的,因而它们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对物理人才的需求。为了提高物理课程效益,我们必须依据受教者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整合、充实已有的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者应时刻牢记“传授知识、强化素质、发展能力”这一课程宗旨,设计不同类型的物理课程目标,将各种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加以充实。笔者认为,下列几点应予以重视:(1)依据各类物理课程的目的确定其目标(即课程总目标);(2)加强课程总目标与分类目标之间的有机联系;(3)加强各分类目标之间的有机联系。同时,各分类目标之间应有机联系,互为依存,并与总目标保持一致。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课程目标既制约着教学活动的范围和方式,也制约着课程效益的高低。所以,制定出切合社会及受教育者发展实际的课程目标非常重要。

  3.2优化教学活动

  所谓教学活动的优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争取最好的教学效果的过程。简言之,就是追求在合理投入基础上的高教学效益。优化物理教学活动,就是要提高物理教学活动的效率,追求物理学习者最大程度的发展。要优化物理教学活动,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完善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设置及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

  (1)完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的以知识为本的物理教学多属于“输入式”教学,其特征是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以基础知识为教学目标。在“输入式”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活动主要集中在“输入阶段”,学生的物理学习活动也大都集中在认知、记忆阶段,其加工、运用知识(即“输出”知识)的机会较少。在“输入式”教学中,教师一般先给出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定义,说明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物理意义,并要求学生去记住有关内容,之后教师举例说明概念和公式的用法,待学生明白之后,教师会让学生用它做一些具体的练习。最后通过测试考查学生是否已掌握。若测试表明学生已掌握,目标就算达到了。此类教学方式不仅限制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也不利于教师指导作用的充分发挥。相比之下,现行的“输出式”物理教学更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输出式”物理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以任务为途径,以发展能力和提高素质为目标。在“输出式”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先将有关资料呈现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利用有关方法对有关资料进行讨论、分析、比较和类比,而后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归纳总结出有关概念和物理规律,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去分析概念和规律的物理意义,最后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处理一些实际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很显然,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输出式”教学活动中均得以充分发挥。“输出式”物理教学充分发挥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使师生关系得以优化,教学效益相对高一些。但是,“输出式”物理教学也有其自身的弱点,即不太注重学科系统知识的输入。较为理想的方法是保留“输出式”核心精华部分,吸取“输入式”的有益部分(即注重对学科知识的系统输入)。如果在重视学生知识“输出”的同时也注意“输入”学生所必需的学科系统知识,“输出式”物理教学将显示出更大的优势。

  (2)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优化物理教学活动,必须高度重视物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规定着学生的学习科目、范围、层次和方式,因而限定着学生的主体活动和学生的发展。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物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也应依据市场需求和人的发展需要不断进行调整。物理课程设置要以人为本,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并具有前瞻性,教学内容也要现代化。在兼顾结构科学、层次合理、覆盖面广的前提下,要不断增设符合社会需要的新内容、新学科,增添反映社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新内容,为提高课程效益奠定基础。

  (3)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学习环境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学形式单一,枯燥无味,学生学习效率低。现代多媒体技术为物理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手段,对提高物理教学水平和课程效益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利用多媒体电子实验室进行教学,可以用来放映各种幻灯片、录像带、光碟及对学生的各项技能进行测试和分析等。如果多媒体教学设施(包括国际互联网)在物理教学中能得到更科学合理的运用,知识获得将变得更加快捷和轻松,物理课程效益也会随之大大提高。

  3.3教学模式人本化

  教学模式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对课程效益有深刻的影响。教学模式人本化是指教学模式必须以人为本,既要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又要符合教师发展的要求。从传统的授受式到近年来流行的掌握学习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及合作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评价等)的内涵发生了巨大变化。同重教轻学的传统授受式相比,现代流行的各种教学模式都倾向于学生为中心,以发展能力为导向,注重促使学生“乐学”,但对于如何让教师“乐教”重视不够。众所周知,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教学效益的提高要靠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有“乐教”的教师才可能有“乐学”的学生,“乐学”的学生反过来会促使教师更加“乐教”。如果师生双方同时都能“乐教”“乐学”,教学效率和效果就会提高,课程效益也会提高。所以,现代物理教学模式在促使学生“乐学”和发展的同时,也要着力促使教师“乐教”与发展。要保证教师“乐教”,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给物理教师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2)有计划地安排教师的进修学习,确保他们的知识不断得以更新;(3)定期组织校内及校际间的同行交流,使他们能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4)定期组织教学比赛,为优秀教师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让其他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如果物理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也能得到发展,他就可能“乐教”,可能倾心促使学生“乐学”和发展。能够促进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共同发展的教学模式才称得上是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

  综上所述,提高物理课程效益是物理学习者、社会和物理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物理教学改革的总目标。物理课程效益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提高物理课程效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从整合教学目标、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活动,乃至整个教学模式改革,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提高物理课程效益尚需从政府、社会到教师和学生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摘自《物理教师》)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谈谈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激发
· 3+X与英语教学改革的两点思考
· 初中物理教学中数理结合存在的问题
· 生物:培养能力要落在实处
· 初中二年级数学学法指津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