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一般指向受教育者传授人类社会积累下来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门人才,是社会分工的产物。而道德则是一个历史范畴。所谓教师道德,是指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职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简称“师德”,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一、教师道德形成的历史渊源
历史表明,早在原始社会,人类的教育活动主要靠言传身教。参加生产实践活动时间较长,生活经验相对丰富的长者和能人,通常就成为氏族、部落内年轻人的教师,正是“长者为师、能者为师”,在生活中,他们将生产技能、风俗传统传授给氏族和部落中的每个人,可以说他们是原始的教育者。到了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文字的产生,学校也随之出现了,不过原始社会的学校如“庠”、“序”等,还不是今天意义上的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场所,有的是藏粮食的仓库,也有的是练习射箭的场所,只能是学校的雏形,而那时的教育者自然也不是今天意义上的专门以从事教育活动的教师,只能是原始教育活动的承担者。因此,严格来讲那时没有学校,还没有职业教师,也就无所谓“教师道德”一词了。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分工、私有财产和阶级的出现,特别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使得社会上一部分人专门从事对生产、生活礼仪的总结传承等文化科学活动,教育也成为社会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学校也逐渐形成起来。在商朝的基础上,西周学校进一步发展,有辟雍、上庠、东序、瞽宗、成均等出现,统称为“五学”。但是在奴隶社会制度下,有“学在官府”的称谓,即学校和奴隶主统治国家机器是一体的,学校的教师都是由统治阶级的官吏兼任,官即师、师即官,官师合一。据《周礼·地官》记载,乡学的教师都是由地方各级行政长官兼任,有乡师、乡大夫、党正等,奴隶社会的的教师是统治阶级集团中的一部分,他们的生活完全靠官职俸禄,教师道德实质上就是官吏道德。尽管奴隶社会是“学在官府”,官师合一,但奴隶社会的教育已经基本成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精明强干的统治者,使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得以长治久安。从教师道德的形成看,教师道德是在教师职业的实践活动中,随着教师职业的形成而伴生形成的。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奴隶社会前期和中期,教师还没有从官吏中分化出来,未形成单独的职业,同样也没有明确的教师道德。
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官学衰落,私学的兴起,社会上以教书为职业的教师开始出现,在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地位中,以及他们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教师职业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及道德实践活动,教师道德也随之表现出来。中国私学的开创者首推孔子,他从自身四十余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了比较完整的教师道德的论述和教师道德的实践经验,孔子的教师道德核心是“礼”,他把“礼”作为检验人的思想、行为的标准,可以说孔子是中国两千多年前历史上第一个职业教师。在教师师德上,他总结过去,启迪后世,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有史料记载,孔子的师德思想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的思想境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品德的品德;以身作则,坦率真诚和勤于进取,不耻下问的品德,成为中国教师道德的最初内容。
综上所述,教师道德产生于教师职业的实践活动中,是随着教师职业的出现而形成的,同样也随着教师职业的发展而发展。尤其是奴隶社会私学的兴起,教师职业的独立出现,为教师道德的形成创造了肥沃的土壤,教师道德也就伴随着教师职业的形成而形成。特别是以孔子为代表的私学教师道德的内容,也就成了教师从事教育活动时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比西方国家要早二千多年。
二、教师道德的继承和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完全取代了奴隶制的生产方式,战国七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直至元明清最后一个皇帝宣统下台,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两千多年历史。
孔子之后,诸子百家学说纷纷兴起,私学进一步发展,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进行了焚书坑儒,既禁官学,又禁私学,采取“统治思想”、“以吏为师”的政策,重新把教师拉回到“官私合一”状态下。自秦以后,汉、唐、明是其鼎盛时期,与官学发展的同时,民间私学也进一步发展,成为我国教育史上历史长久,影响较大的一种教育形式。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学,在这些学校里执教的教师,教师道德标准都必须符合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维护封建统治和等级制度。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教师道德思想,也提出了很多重要原则,注重了道德理论的培养和道德意志的培养,《孟子·尽心上》中对教师道德规范提出:“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在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这就是要求教师热爱学生,因材施教。旬子也主张以培养士、君子、圣人作为教育目的,并重视道德教育,重视“礼”,甚至把“礼”作为人们共同遵守的共同准则。西汉的哲学家、教育家董仲舒继承了孔、孟之道,他的择师标准是学问渊博,道德高尚,生活有规律,循循善诱和因材施教的教师。唐代教育家韩愈提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说明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传道”,是向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今天看来即使有浓厚的封建残余意识,当时也不足为过。韩愈不仅强调“以身立教”,还以工匠用木材为例,说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使用不同的方法。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尽管未从事教育职业,但他是中国历史上的教育改革家,王安石提出教师不但要“问其口”、“传以心”,还要“听以耳”、“授以意”;他主张从中央到地方都要广设学校,严选教师,招揽为国家所用的人才,教给治国的知识和本领,重视培养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的才干;他对教师的要求是立志改革,通经知今,明体达用,具备礼、乐、刑、政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并对学校教师进行考试,择优任命。南宋时期的教育家朱熹,潜心于儒学,一生中不曾放弃教育活动,朱熹十分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个人道德修养,他认为教师应当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强调教师以人格感化学生,作学生的表率,以人师自勉自任。明朝的教育家王守仁提出学校之中“唯以成德为事。”教师要能“庄严自恃,内外合一”,要能明辩义利,他从“知行合一”的原则出发,要求教师每天都应当检查学生的言行。他主张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培养儿童的道德、情感、发展儿童的智慧,促进儿童的身心发育。清朝的教育家颜元,提出教师须在习行上下功夫,他还要求教师的生活要严肃认真和异常刻苦,要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对学生施加影响,作出表率。教师有了错误,也应虚心接受学生的批评。
近代史上,由于中国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伴随着鸦片战争的硝烟,西方列强强行向中国输入西方文化价值观,晚清政府腐败无能,每况愈下,不得不屈服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允许帝国主义在中国设立教堂,开办学校,培养维护其在华利益的奴才。同时,中国传统的私塾日趋萎缩。清王朝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迫于形势的要求,也在教育方面作了一些改良,废除科举制度,兴办学校,特别是兴办了一些师范学校,揭开了教师职业发展新的一页。晚清政府明文规定,“充教员者”要将“尊君亲亲”作为“人伦之首,立国之纲。必须常以忠孝大义训勉各生”,要恪守孔孟之道。辛亥革命后,新兴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对清末的教育进行了一些改革,废除了“忠君”、“尊孔”的教育宗旨,废除学校里的“读经”科目。随后,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大力推行“党化教育”,宣扬“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提倡封建的“四维八德”,要教师学生“尽忠孝,行仁义”,以此禁锢教师学生的头脑,恪守封建道德,服从国民党专制统治。与此同时,一些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思想家、教育家也有不少关于教师道德的论述,如:张謇于1902年兴办了通州师范学校,他指出“凡教之道,以严为轨”,他主张学校管理要严格,在教学上要遵循专静自得的要求。张之洞则指出,教师“不染嗜好者,方于教育有裨”。同康有为一样,梁启超也十分重视教育,他告诫“在教育界立身的人,应该以教育为唯一的趣味”,教师应“抱有一种热诚,皆视教育为应尽之义务。”教师应终身以教育为志向,他还坚决反对教师体罚学生。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指出,把爱国和关心国家大事作为教师道德的要求之一。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主张教师“不嫖、不赌,不娶妾。”他的道德品质、行为和修养均受到社会的公认和群众的称誉,后来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纵观历史上众多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对教师道德的归纳、总结和提炼,以及许许多多的教育者身体力行的实践,不难看出,教师道德形成发展两千多年,仍未脱离孔子教师道德的主要思想。这不但与孔子提出的教师道德规范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而且孔子有关教师道德的论述,的确有许多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的成分,符合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要求,正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李大钊所说:“孔子的学说之所以能够支配中国人心有二千多年的缘故,不是他的学说本身具有绝对的权威,永久不变的真理,配做中国人的‘万世师表’,因为它是中国在家族制度上的表层结构,因为经济上有它的基础。”客观地讲,形成于奴隶社会生产关系并向封建社会生产关系过渡的教师道德,既打上了奴隶社会的烙印,更深深地打上了封建社会的道德烙印,如:在封建礼教枷锁束缚下,妇女是处在被压制被奴役的地位,“男尊女卑”、“三从四德”使妇女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封建社会还把人分为“劳心者”与“劳力者”,教师是属于“劳心者”一类的,在他们的眼里,劳动最卑贱,最受人看不起,他们鼓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等,这些浸透了封建伦理道德的教师道德是今天所不能继承的,是应以唾弃的糟粕。对其中的精华部分如“敬业乐业、忠于职守、温故知新、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等等教师道德规范,则应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以批判继承和吸收,并不断充实、发展和完善。
三、新时期师德建设及发展创新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当代科技革命对传统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教育的现代化问题。许多国家都对教师采取了严格的考核和培训制度,提出了教师要终身学习的要求,如美国、日本及欧洲等许多国家纷纷采取了许多改革措施,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需要,这种教育的现代化趋势在教师道德上也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和影响。我国也不例外,随着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上的教师道德也发生了质的变化。1949年9月29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明确规定了我国教育方针。标志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摧枯拉朽之势,对旧中国教育制度的“坚决改造”,对新中国教师道德作了明确定位。与此同时,毛泽东同志提出“只有代表群众才能解放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老师也要参加劳动,不能光动嘴,不动手。”等等许多关于教师道德的论述。当代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抱什么态度,对掌握业务专门知识抱什么态度,这也是师德问题。”学深为师,品正为范。教师只有德才兼备,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同事们的认可和肯定。学生才会乐意接受你的教育,正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些教师道德规范,正是在批判继承历史上教师道德中有益的东西和唾弃其有害的东西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既是已往历史时代教师道德的继承,又是一种崭新的教师道德,在新的历史阶段,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成为全体教师共同遵守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规范。此后“文革”十年的曲折与破坏,严重扭曲了全体教师共同遵守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规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教育方针得到恢复并逐步完善,道德标准和道德规范也得以丰富和发展。邓小平同志审视了国际国内形势后,1978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重申了坚持“文革”前提出的教育方针。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许多在“文革”中被打倒的教育工作者又重新走上工作岗位。1983年10月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为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战略指导思想。1986年4月,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从法律上确保了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教师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不少教师忍受不了教育行业的繁重和清贫而纷纷选择“跳槽”,甚至弃教经商、下海淘金。对此,党的十四大指出:“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这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条件下教育发展道路的准确定位。此间,国家先后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高等教育法》及《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法律法规,1994年6月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强调:“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始终坚持,不能动摇。”紧接着1995年5月,中央决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调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必须依靠科技和提高劳动者素质。随后,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和施行,对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广大教师加强师德修养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一方面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师德建设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正在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出现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教师职业道德也面临着新的考验,一些不良影响侵蚀着教师队伍,悖异教师职业道德的现象时有发生,既损害了教师形象,又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一方面给教师道德的发展充实了新的积极内容,另一方面也给教师道德建设再次带来严峻的考验。对此,党中央顺应国内外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在继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程中,党的十七大果断地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摆在面前,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上作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决策,在保障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深化教育改革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2008年9月,国家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修订,重申了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重点是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就在2009年教师节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时指出教育“要与时俱进,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教育。”强调广大教师“应当成为善良的使者,挚爱的化身,做品格优秀、业务精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坚持以德立身、自尊自律,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教育和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社会的尊重。”现任教育部长周济在《爱与责任——师德之魂》一文中,强调“责任”的重大意义,第一次把“责任”提到师德之魂的高度,认为“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进一步丰富师德建设的新内容。总之,在党的领导下,政府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正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业绩,定期对全体教师进行师德考评,使师德建设工作正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管理道路,这些策略和措施对于激励和引导各级各类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自觉规范思想行为和职业行为,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回顾建国六十年来,我们进行的教育体制探索、改革和发展,为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乃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六十年来的探索、改革和发展,逐渐打破那些传统的陈规陋习,使教师在观念意识上有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道德的更新也呈现出新篇章。六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教师队伍中不断涌现出许许多可歌可泣的模范人物。如:模范教师孟二冬,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他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加强学识修养和师德修养,他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深深打动了每一个人,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在2008年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震区广大教师奋不顾身地保护学生,他们都表现出了崇高的师德情操。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他们不愧是教书育人的杰出楷模,不愧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
今天,面对崇高的职业,伟大的使命,呼唤着千千万万的人民教师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今天,不少教师为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自觉、主动更新知识,努力加强自身学识修养和师德修养,纷纷崇尚“活到老,用到老”的终身学习、修养观念!今天,竟争、开拓、创新成了一种时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关爱学生、严谨治学正日益成为广大教师的道德意识!(作者:苏才训,贵州省兴仁县委党校教师)
参阅书目:
《中国教育简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出版
《师德修养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
《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