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师范教育 > 高师教育
新世纪:我国高师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2002-01-21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 所长 教授 刘尧

字体大小:

  21世纪已经悄然来临,从1897年4月南洋公学师范院正式上课算起,我国高师教育迄今己经整整104年了。在20世纪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高师教育走过了一条曲折坎坷的道路。关于高师教育的定向性与非定向性、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争论,从高师教育产生之日起,一直持续到今天。现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以独立设置的高师院校为主体,其他高校共同参与的多渠道、多规格、多形式的培养和培训师资的高师教育体系。截止1997年,我国已有高师院校以及教育学院461所,其中高师本科院校76所、专科院校156所、教育学院229所。1997年招生数315730人;在校学生数870893人;毕业生数263787人;专任教师数97089人。仅从1980一1997年统计,高师院校(含教育学院)就为中等学校培养了388.91万毕业生,支撑了世界上最庞大的教育事业。经过20世纪的发展,我国高师教育除本、专科教育外,还举办研究生教育。1997年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师院校14所,专业点有125个,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师院校37所,专业点869个。我国高师教育其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发展,与我国政府一贯重视高师教育是分不开的。

   一、我国政府重视高师教育的发展

   从1897年我国初创(师范教育)上海商洋公学师范院起,我国政府在政策上始终强调师范高等院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中等教育师资”,强调高师教育对提高基础教育水平的重要性。建国初到“文革”前,中共中央教育行政部门多次召开全国师范教育会议,始终明确规定“高等师范院校的任务是培养中等学校师资”。“文革”结束后,教育部于1978年颁布《关于加速发展师范教育的意见》指出,办好高等师范教育是“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建设,是百年大计”。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从幼儿师范到高等师范的各级师范教育都必须大力发展和加强。师范院校要坚持为初等和中等教育服务的办学思想”。1986年国家教委有关文件提出,“加强和发展各级师范教育,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重大步骤是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基础教育水平面的战略措施和根本大计”。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则明确规定:“师范教育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母机,各级政府要努力增大投入,大力办好师范教育”。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级政府从各方面对高师教育给予倾斜性政策。仅“七五”规划期间,国家拨13亿元补助专款,“八五”期间又拨8亿元专款,重点加强高师院校建设;向世行货款1·1亿美元,装备了28所高师院校和72所教育学院,还有l亿美元的师范专科学校贷款已经实施;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争取到近2000万美元援款,使有关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受益。1987年,国家将原有的师范生人民助学金制改为师范生专业奖学金,又对优秀生予以奖励。诸多的举措都表明了国家从政策上的导向是非常明确的----无论面临什么新的形势,无论设计什么新的改革方案,高等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面向农村”、“培养各级师资”这一基本任务是不能改变的。

   1998年国家教育部师范司司长马立撰文提出,我国师范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

   一一以《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其实施意见为依据,全面落实师范教育在教育事业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协调发展的原则。

   ――坚定不移地为中小学教育服务,主动适应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师范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是:

   ――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一一初步建立起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继续教育制度,基本完成中小学教师学历补偿教育。

   ――理顺体制,师范教育的布局和结构较为合理,办学效益显著提高。

   ――全面贯彻党和政府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马立司长提出师范教育改革的思路是:一方面,各级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落实师范教育在教育事业中的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通过加强师范教育的法规建设为师范教育优先发展确立法律保证,通过加大投入为落实师范教育优先发展提供条件保障,切实加强对师范教育的领导是落实师范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组织保证。另一方面,要抓师范教育的内部改革。多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己形成了一条清晰的思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改革是先导,教育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师范教育的改革也沿着这条思路不断向纵深发展。在世纪之交的1998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紧接着就讲到尊师重教,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这充分说明,我国要加强和进一步发展师范教育。经过20世纪百年发展的我国高师教育在进入21世纪之时,再一次面临来自于内外部环境及因素的变革和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归纳起来,挑战和机遇各有如下10个方面:

   二、21世纪:我国高师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 国际竞争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兴起、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我国高师教育的挑战

   1998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当今世界,随着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的消失,多极格局形成,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两大主流。在这种大背景下,国际竞争日益表现为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在知识经济兴起的时代,这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竞争,集中表现为智力的竞争、创新能力的竞争。因为知识经济的显著特点是:把智力作为资本投入经济运行,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为手段,使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物化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21世纪我们正面临着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信息革命将发挥先导作用;生物技术加速产业化;能源技术取得新的突破;新材料的应用在快速发展;环保技术和环保产业将成为竞争的热点;太空技术的应用在快速发展。为适应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未来的人不能只善于接受原有的东西,而应该有创新能力。江泽民总书记多次讲,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精神,没有创造力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知识经济的兴起表明,在未来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民族素质的高低,掌握知识的程度,拥有人才的数量,特别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将成为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格局中地位的关键因素。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高等师范人文教育的思考
· 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方针与对策
· 谈创新体系下的高等师范教育
· 师范大学转型与高师教育走向
· 实践“三个代表” 办好高师教育
· 国外高等师范教育的特色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