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优先发展
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工作母机,国家和各级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应继续坚持并进一步落实教师教育在教育事业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切实认识到,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切高质量教育的计划都会陷于空谈。当前推进素质教育所遇到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抓住教师教育,就抓住了整个教育工作的最为根本和最为关键的环节。要将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与教师教育的改革发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规划和实施。要建立教师教育专项拨款体系,切实依法保证三个增长,要努力做到三优先和一倾斜,即预算安排优先,高校经费安排高师优先,基建经费安排优先和援款贷款向高师倾斜。同时要大开捐资教师教育的各种渠道,充分利用国内外资金发展教师教育。要不断改善教师教育机构的办学条件,为教师教育提供必要的保障,确保教师教育优先发展落到实处。
教师专业化势在必行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特别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呢?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是一项根本性举措。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获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名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潮流,是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发展方向。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教师现有的教师专业化水平还不高,人们对教师专业化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教师专业化尚处于初级阶段,进入21世纪,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快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势在必行。
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条件和培养体制,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各级各类教师教育机构要树立教师教育新理念,提高对教师专业化的认识;要整合教师教育的学术性和师范性,提高教师专业的综合素质;要努力构建教师教育知识体系和技能结构,提高教师专业化的水平;要建立健全教师教育制度,为教师专业化提供法律保证;要加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和训练,突出教师专业化的特色;要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创造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好环境。
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要发展成人教育和其他继续教育,逐步形成大众化、社会化的终身教育体系。”终身教育是对所有人的要求,任何人都要活到老、学到老,但对教师则更为重要,教师必须走在全社会的前面。可以说,其他人受不受教育主要还是他个人的修养问题,而教师作为教育者,则会直接影响他人,影响一批人、一代人。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这是任何时候都适用的真理。教师的终身教育涉及到教师职后进修培训问题,要建立健全教师进修培训制度,进一步加强教师进修培训工作,使教师进修培训既有压力,也有动力,调动每个人进修的积极性。同时要根据教师职业特点和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不同要求,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改变教师教育职前培训和职后培训隔离的状态。对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职后研修进行全程规划和总体设计,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内容安排和评价方法等各个环节相互沟通,有机衔接。
继续教育的困难和问题
1.继续教育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很多培训院校的培训经费是“零运转”。以培训经费冲抵应拨付的人员工资,甚至截留部分收费作为地方财政收入。由政府、学校和教师个人共同承担培训成本的多渠道筹措经费体制,各地虽有明文规定,但多数并未落实,而是依靠向教师收费,用不接受培训不得评职晋级的硬性规定,将政府行为完全转化为教师个人行为。
2.农村乡以下教师培训是继续教育的难点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实施“工程”困难重重,发展也极不均衡。长途跋涉集中培训,带来“工、学、家”矛盾和多于城镇教师的经济负担;同样的培训内容、标准,脱离他们的基础和需求的实际。长此以往,必然会挫伤教师参加学习的愿望与积极性。
3.提高学历培训亟待改进参加提高学历培训的教师中,相当普遍地存在着学非所教、单纯追求高学历的倾向;有的地区参加提高学历培训的教师全部进修文科;还有一些地区的教师为了拿到文凭,到非正规学校举办的学历班或其他旅游、烹饪等专业学习,而实际教学水平并没有得到真正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