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图中实线的椭圆代表系统中的六个组成模块,虚线部分表示六个模块在整个评价过程中的关系和任务。从图中我们不难看出模块之间的关系不是各自分离、线性连接的。每个模块的功能和任务与其它模块是交叠在一起的,互相为基础、互相支撑,构成一个完整的评价系统。系统中大椭圆的结构表示,使用系统进行评价工作的时候,允许只使用系统中某几个模块来进行评价工作,如果有些任务已经完成,可以从任务完成后的模块开始使用系统。
1、 评价方案设计制定模块
在这个模块中应该明确评价的目的和对象。它定向了整个评价的进行。评价人员应使用简洁、明确的文字对评价的目的进行说明。
评价者还应该在这个模块中完成相关评价标准的确定,它规定出评价什么,不评什么。然后需要收集有关的信息。在网络教育中学生、教师辅助人员、教学管理人员散布于各个地方,这种教育分布结构导致有些方法实现起来很难,如直接观察法,还有些方法实现起来费时、费力,如访谈法、问卷法。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这种先进的工具,就可以弥补这些困难。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发布、提交技术向参与课程学习的老师、学生、向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和参与教育管理的人员发放问卷,回收问卷。这比起传统的邮寄方式快捷、也利于整理。我们可以通过聊天室、同步、异步讨论区进行有关人员的访谈,通过强大的搜索引擎功能快捷的收集相关文献。甚至可以在成本可以承受的条件下通过视频传输、可视会议系统等等技术来完成一些有必要的观察任务。这些技术都可以集成在整个系统中满足收集信息的需要。
评价方法对整个评价活动来说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评价人员可以根据评价标准和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和选择。确定获取数据的途径、范围、取样、采集的时间等等,做出具体的安排。准备必要的评价工具安排。拟定好评价工作的计划、安排好整个评价的全过程。在这里可以使用电子邮件列表和讨论区等技术在评价人员和专家之间以及相关人员进行联系。
2、 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权重建构模块
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标准的具体化、行为化,具有可测量性。是整个评价方案的核心部分。在这个模块中将运用前面收集的信息来制定、筛选、到最后确定评价的指标体系,计算出权重。
这个模块中,主要完成的就是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建构,使用相关的方法,如:特尔非法、关键特征调查法、层次分析法等。在网络计算机环境下交流、统计的方便性、互不干涉性、以及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保证了特尔非法和层次分析法可以得到有效的运用。
目前来说对网络课程评价的主要方面和评价标准主要有
1) 课程开发评价标准
在网络课程的开发、设计和传递过程中,应该建立一套最低标准的指导策略
教学媒体的选择决定性因素不是目前所具备的设备条件,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环境进行选择。
应该定期检查教学内容的制度,以保证教学内容达到课程设计的标准
在课程开发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并把这些内容作为课程学习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