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纪教育”论坛上,我们听到一个关于“Do copy”网站的故事。
南方一位天才的中学生在自己所居住的城市独立创建一个学习网站。网站的服务功能很特别,专门提供各科作业的标准答案,以供那些需要“抄作业”的同龄伙伴任意取用。
据说,由于市场定位非常准确,“Do copy”网站立刻受到学生的空前欢迎。一时间,全市学生上网人数骤增,不仅如此,网站还演绎了一系列感人至深的“动人故事”:公开在网上的作业答案,如果还有零星错误,立刻会有人主动出面加以纠正;如果有谁遇到一时解不了的难题,只要到网上一呼叫,马上就会有人来营救。
同学们喜爱的“Do copy”网站,却在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中引起了极度不安,赞成者有之,反对者居多。
可能还是出于某种压力,今年年初,这个诞生不久的“Do copy”网站最终还是关闭了。关闭之前,这位中学生在网上留下了一段悲壮的话:
从今日起,本网站宣布无限期关闭。谢谢同学们对网站曾经给予的热情支持。“Do copy”网站,它睡了,但它只是睡了,将来一定还会出现一个“New do copy”,一个“Great do copy”。
有人说,“Do copy”网站的出现,是学生对中国应试教育的反叛。虽然,中国近来也兴办了不少网校,但依然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网上吆喝最多的内容还是各种各样的题库,尽管加了声音、加了图像这样一些多媒体手段,也还是课堂教学的翻版。“美国孩子一般不屑于去做这种答案千篇一律的作业,他们上网,面对的不是课本,而是整个世界”,在就“网络时代与基础教育”进行专题对话的时候,美国密歇根大学终身教授、CEN国际教育网总裁陈至宝先生说,“美国的老师通常给学生出一个题目,然后由学生自己到网上去搜集各种各样的资料,通过对资料的筛选与分析,写出有自己观点的文章。”
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桑新民一直致力于探索教育基础理论同当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未来教育研究与实验,他说:“网络文化是一种虚拟的文化时空,是一种极其开阔、史无前例的开放环境,由此提出了一系列教育发展中从未遇到的新问题。”
21世纪的教育,是国际化、数字化背景下的教育。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张民生认为,国际化实际就是全球意识。要建立一种面向世界的开放格局和意识。所谓国际化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与国际接轨,而是从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出发,这是对国际化比较完全的理解。
数字化时代对人才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陈至宝教授把这种素质归结为四个方面,即信息的采集能力、信息的处理能力、信息的管理能力、信息的沟通能力,他说:“网络时代不需要学生去死记硬背,需要参与、碰撞,而互联网为这种互动提供了时空极大的平台。”
社会上关于网络教育的认识,多数还停留在以弥补正规教育不足的概念上。对这一观点,桑新民教授非常不以为然,他觉得网络教育应该是最符合人的个性、人的需求的教育,它没有什么框框,而学生完全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桑教授甚至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将50所中学里最优秀的学生集中起来,组建一个网上社团,让学生通过自主性学习,来掌握世界最前沿的知识信息,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也融入了这个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