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远程教育 > 远教新闻
山东省寿光市推进信息技术教育走笔
2002-01-17    本报记者 钟伟

字体大小:

    山东省寿光市素有“中国蔬菜之乡”的美誉,曾连续三届跻身于“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20世纪90年代,寿光市以优异成绩通过了省政府“两基”验收,又以牢固的“两基”成果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市。但寿光的教育并没有因此而满足,1997年寿光市委、市政府提出“教育的事快办,教育的事先办,教育的事急办”,决定在全市实施“跨世纪教育现代化工程”,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把寿光教育推向信息高速公路,让寿光的孩子享受到与世界同步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

  绿色蔬菜,给寿光人民带去了财富与荣耀;

  教育,无疑是寿光21世纪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富脑工程”

  “当时,寿光教育虽然具备了较好的物质条件,但也仅仅是解决了过去的‘黑屋子、土台子、泥凳子’的问题。从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从教育的结构体系、从现代化教学设施的配备、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从信息网络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等角度看,寿光还处于一个比较封闭和滞后的状态。”

  1997年,寿光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寄予了更高的希望,要求教育先行一步、超前发展,以推动寿光市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全面进步。此时,张文南从寿光市政府秘书长的岗位调任寿光市教委主任、教工委书记。“寿光教育要瞄准现代化目标,实现快速跨越,已是迫在眉睫,绝对不能再等下去了。”

  “两基”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寿光从教干到教师都普遍有一种优越感。“学微机有什么用?我们学校很早就配备了几十台386,除了让学生练练打字从来就没派上什么用场。微机学得再好,这课还不得靠教师用嘴巴子讲……”在寿光“跨世纪教育现代化工程”启动伊始,许多乡镇学校校长的观念还停留在传统的教与学上。

  “校长的观念都这么陈旧,教育现代化的实施岂不是一句空话?”于是,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思想认识的“富脑工程”在寿光蓬勃开展起来。

  顾明远、王文湛、谈松华……全国一流的专家学者被请到了寿光,超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改革最前沿的成果展示在寿光的教干和教师面前,原来外面的世界如此精彩。教干和教师受到触动,张文南适时提出要“北上挖信息、南下学思想”。

  北京是首都,教育改革信息之密集令其他城市无法望其项背,于是,数批业务骨干先后到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教科所等单位学习、取经。1998年暑假,寿光200多位校长和教师参加了中关村第二届电脑节,一时成为电脑节上的一大新闻。

  上海最具改革活力,各种超前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异常活跃,于是,乡镇教委主任和校长分期分批到上海最有名的中小学去挂职锻炼。……

  “富脑工程”带给寿光教干和教师的不仅是眼界的开阔,更是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洗礼。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热潮在寿光的教干和教师间涌动。

  “生存危机”

  1997年,寿光市教委刚刚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洛城中学年轻教师寇祥明就意识到了计算机对于教学的重要意义。他拿出全部积蓄,用6000元买回一台486电脑。从此,世界小了,天空大了,眼界开阔了,课当然也越上越精彩了,以至于后来孩子们一听寇老师来上课就高兴得鼓掌。1998年,尝到了甜头的寇祥明又把1台价值1.4万元的笔记本电脑搬回了家,畅游互联网、设计多媒体课件、处理各种教学事务……也因此,寇祥明设计制作的课件获山东省一等奖、全国二等奖。

  寇祥明的事迹让教师们折服了,他们感到了“生存的危机”。“不学微机不知道危机”成为寿光教师们的一句口头禅。市、镇教委及时推出了教师个人购机的一系列优惠措施,如洛城镇教委规定,凡购微机的教师均由教委补助800元,并赠送一套价值200元左右的微机桌和100元左右电脑图书、软件等。一时间,购买微机成为寿光教师家庭建设的“重点工程”。

  2000年春节刚过,寿光市教委便推出了全方位提升教师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年”活动,以微机应用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培训是“教师队伍建设年”的重头戏。市教委请来北师大的专家教授,用40天的时间集中对全市100位教干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然后由这些骨干负责培训各自所在乡镇的全体教师。

  此次培训要求全市万余名教师人人参加,最后统一组织考试。全员培训最后达到了三个层次的目标:全市100%的教师学会电脑基本操作,能用“智能ABC”输入法熟练输入本学科教案等文字,能熟练运用幻灯片制作软件,能用电子表格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系统分析;90%以上的专任教师能用教学软件组织教学;50%的教师能够自己制作课件并运用于教学。2000年暑假,与往年大不相同的现象出现在寿光:教师们的气定神闲、悠哉游哉被早出晚归、忙忙碌碌所替代。教师们见面时的问候语也变了,“学会word了吗?”“word太简单了,我现在正学习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呢!”这是寿光市教委推行的暑假万人学电脑活动带来的变化。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全市教师进行的一系列现代教育思想和技能的培训,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到目前为止,寿光市教师自制CAI课件达1600余个,其中有60多名教师的课件获国家级奖励。全市近万名专任教师中,已有5500人获计算机等级考试初级证书、2600人获中级证书、832人获高级证书。

  “得意之作”

  “在未建城域网之前,学校建校园网软硬件平均投资总额在40万元左右。而城域网建成后情况就不同了,尤其是中心网站的建成使全市教育资源共享成为现实,对各校校园网的服务器降低了要求,免除了路由器、防火墙、操作平台及各校所用的资源库等,一般每所学校投资10万元左右即可达到过去40万元才能达到的标准。这样每校平均减少30万元的投资,全市300所学校可节资近亿元。”谈起寿光“基于宽带城域网下的校园网模式”整体解决方案,具体操持此事的寿光市电教中心主任袁殿阁十分得意。

  自1997年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以来,本着“硬件更硬,软件不软,潜件变实”原则,寿光市不断加快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改革步伐。全市各校计算机总数达1.3万余台,平均专任教师每2人一台,学生每20人一台;大屏幕投影教室120个、网络教室58个,光盘刻录机、扫描仪、光电投影仪、摄录一体机、卫星地面接收站等先进教学设备的数量也大幅增加。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为区域教育核心的市教委,如何从整体上提高全市教育的管理水平,如何整合硬件资源充分发挥其效益,如何使信息资源在最大范围内得到共享,以市教委为中心建立教育信息管理平台成为当务之急。

  “建设宽带教育城域网,以教育信息化为切入点,全面推进寿光教育的现代化,促进全市教育的跨越式发展。”2000年春节后一上班,寿光市教委的决策者们就为教育城域网的建设定了基调,“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并使其在最大限度内得到共享,从整体上提高全市学校的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

  建设这样的城域网,没有现成的路子可循。市教委委托电教中心负责全市整个城域网的建设,从2000年5月到12月,不断进行专家咨询、论证,在反复考察论证的基础上,对城域网的认识由抽象到具体,形成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框架,几经变易设计思路,一整套教育城域网、中心网站的需求方案和招标材料终于完成。

  2001年4月,由寿光市教委与寿光市电信局共同投资6000余万元建设的山东省第一家宽带教育城域网——寿光现代教育网(http://www.shgedu.com)开通运行,其千兆光纤联到乡镇,百兆光纤联到学校。寿光现代教育网中心网站设在市教委,投资近400万元,其中包括200余万元的网络硬件设备和近200万元的管理平台、素材库、电子备课系统等应用软件。该网集办公自动化、教育信息发布、网上考试、远程教育、电子备课、VOD视频点播、视频会议于一体,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更有效地融合在一起。目前,全市所有乡镇教委、初中、部分中心小学和所有城区学校、市属学校已接入教委城域网,未入网的学校也可实现拨号上网。

  据袁殿阁介绍,寿光市目前已有80所学校通过千兆校园网或百兆校园网联入城域网,达到了终端到教室、办公室、微机室、电子备课室、教师宿舍等。从整个城域教育网的功能和效益来看,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实现了寿光市内教育资源的共享,市教委中心网站已成为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享的教育信息资源中心,包括多媒体素材、课件、教案、影视、教研成果等教育教学资源,教师学生都可以适时调用这些资源,进行备课、教学和学习;使寿光市教育系统的管理信息化;加强了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交流;为学生提供了网络化学习的良好环境;教育城域网的建设,在实现了“校校通”的情况下,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龙头效应”

  据袁殿阁介绍,寿光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目标是:建好“三网”:城域网、校园网、教室网;达到“三通”:校校通、室室通、校内教工户户通;力求“三进”:计算机进教室、数码投影进教室、实物展台进教室;45岁以下的教师达到“三会”:会计算机基本操作、计算机水平达标,会上网,能接收和发送电子邮件,包括网上信息的搜索、浏览、获取、存储等技能,会制作基于WEB环境下的课件,熟练使用教学软件进行辅助教学。

  “中心网站资源库建设直接关系和影响着学校课堂教学,影响着现代教育网的生命力。”袁殿阁对此深信不疑。为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现代教育网的资源库,寿光市教委电教中心除购买优秀软件外,还开通了网络课件、优秀教学课例、教学设计等“资源上传”这一模块,各乡镇、学校可以把本单位的优秀课件、课例及教学设计通过网络直接上传至中心网站,经过审核后放入资源库,使教师自制的课件等优秀教育教学资源在全市范围内得到共享,极大地丰富了网上教育资源,同时也调动了广大教师自制课件的积极性。到目前为止,网上上传课件已达60多个、优秀课例90余个、论文69篇。

  2001年寿光市成立了“全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心教研组”和“全市网络管理中心组”,具体负责全市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教研和校园网络管理及维护。两个中心组定期开展活动,互相交流各校好的做法和经验,共同提高。张文南希望“以两个中心组为龙头,力争使全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再上一个新台阶。”

  2001年11至12月,由市教委电教中心牵头,对全市教育系统网络管理人员和各校电教研究员进行了WINDOWS 2000操作系统、网络基本知识、网页制作“三件客”和现代教育网的资源建设及应用等培训。培训班由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科利华公司的专家教授授课,以理论和上机操作结合的方式进行。这次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寿光市网管人员、电教人员的业务水平,为教育网络的正常运行和应用,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和人才支持。

  “动感课堂”

  寿光二中的语文课堂。在学生范读课文之后,音乐声响起,一个五彩斑斓的肥皂泡旋转着、滚动着出现在屏幕上——这是寿光二中语文教师杨春梅用自己制作的课件教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一课。“皇帝的新装”设喻为一个肥皂泡,“这绚丽外表下包藏着的是什么?”“虚妄、丑陋……”被设计成小丑形象的皇帝、大臣、官员、骑士等依次拥挤到肥皂泡周围,杨春梅要求学生们展开联想,想像他们面对“新装”各自不同的表情和心理……文中天真的小孩被设计成一个可爱的卡通人物,只见他蹦蹦跳跳地来到肥皂泡跟前,手指轻轻一戳,美丽的肥皂泡破灭了。同时画外音响起:再美丽的谎言也终究会被揭穿……

  一节课就这样轻轻松松地结束了。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把童话内容栩栩如生地再现在孩子们面前,于是过去枯燥的分析段落、归纳主题被充满情趣的动画所替代,学生由被动听讲变成了主动感悟。目前,在寿光中小学的课堂上,类似的教学情境俯拾皆是。

  圣城中学教师孙昆鹏的微机课上,一名学生走神了,他面前的显示器屏幕上突然跳出一个暴跳如雷、不停拍打桌子且不肯离去的卡通老头;一名学生问题回答得精彩,屏幕上跳出了几个可爱的卡通小动物不停地鞠躬,“我好崇拜你呀!”;一名学生回答问题不正确,屏幕上一只皱着眉头的唐老鸭蹒跚而出,嘴里嘟嚷着:“再想想,再想想,这个问题岂能难住我这聪明的小脑瓜……”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没有训斥、没有挖苦,在轻松幽默的气氛中,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者感受着自己的进步。

  建网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为教学服务。目前寿光市现代中学、实验中学、圣城街道一中、北洛初中、台头一中等学校建有计算机网络实验班56个(学生人手一机)。在这些实验班开展“在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实验研究。上课时,教师告诉学生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要求和相关资料所在的位置,学生可以在城域网的资源库中、校园网的服务器上、教师办公微机上,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有问题则发给教室中的教师机,教师适时网上解答。学生作业或教学建议发E-mail给教师,教师或随堂展示解答,或课后批阅后发E-mail给学生。2001年10月,寿光市教委电教中心申请的“基于宽带教育城域网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研究”课题被中央电教馆正式立项,寿光一中、洛城初中、稻田实验小学等9所学校分别承担了该项课题的子课题——基于校园网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基于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研究。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9亿元联通西部152所大学校园计算机网
· 北大启动中国第一个校园无线局域网
· 中国下一代宽带信息网工程在京启动
· 西安:全面启动“校校通”工程
· 北京八百中小学建成校园网
· 党与政府的声音登上校园网高速列车
· 广东将打造“校校通”网络平台
· 上海率先实现“校校通”
· 关注校园网预警巧疏导
· 校园网建设应用为本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