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由校园的网络建设扩展到区域和城域的网络建设,教育城域网建设及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已经成为各地教育部门关注的热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建立了100多个区域性的教育城域网,还有许多地区正在规划或筹备教育城域网。事实上,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从校园网建设进入教育城域网建设的新阶段。部分初步建成的教育城域网,成为当地实现信息管理、信息传输和资源共享的主要渠道和平台。
教育城域网的建设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3月20日至22日,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全国教育城域网建设与应用研讨会在深圳召开,各级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的知名教育专家等近百人参加大会,共同交流、研讨教育城域网建设中平台建设、硬件配置和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探讨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近几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任咸立亭介绍,目前教育观念的落后已成为制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尤其对教育信息化发展在推动我国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方面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体验到信息化带来的变革,直接影响到一些领导正确认识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和意义;各级政府缺乏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实施计划和有效措施;一些地方政府未将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中;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没有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主要手段。
同时,目前我国教育基础设施投入仍然严重不足,东西部地区投入差距十分悬殊,信息基础设施发展严重失衡。信息化基础设施提供的能力不够,无法满足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导致东部优质信息资源无法通过信息基础设施传送到西部实现共享。我国的中小学,特别是中西部和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信息基础设施非常落后,教学手段陈旧,中小学计算机普及率极低,网络设施不健全,需要国家和地方给予支持,同时,也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据2001年底统计,北京每14.87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上海每16.7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而甘肃每93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贵州每118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云南每186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西部农村乡镇以下的许多学校几乎没有一台计算机。
此外,教育信息资源的严重缺乏直接影响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前受经费投入、技术手段、软件开发人才等方面条件的制约,教育资源的开发远远不能满足教育的实际需求,从而造成“软件开发滞后于硬件建设”。另外,资源开发重复分散,致使原本有限的投入也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益。教育资源的质量亟待提高,教育资源的整合亟待加强。
咸立亭还特别指出,目前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仍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表现在三个方面:全民信息化意识和素质的提高、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规模的扩大、信息化的教师队伍建设。国家的经济振兴、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所面临的挑战,都导致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无论是全民族信息化素质的提高还是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都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具有信息化知识的教师队伍。目前我国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素质和能力,远远不能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直接影响到国家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另外,东西部师资水平的差距,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又进一步拉大了东西部的差距。
对此,全国信息技术及应用远程培训教育工程(IT&AT教育工程)负责人薛玉梅认为,如何利用已建立起的硬件和软件环境为教育信息化服务,是摆在大家面前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网络硬件设施是基础,资源建设是核心,人才培养是关键。因此,重点是要注重对教师、学生以及教育管理人员进行信息技术培训,让他们能充分掌握信息技术基本技能,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从而提高教育城域网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益。据介绍,IT&AT教育工程在IT实用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立方面有独到之处,近3年来,在基于网络的可交互操作的“流媒体”课件开发技术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发技术逐渐成熟,开发成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可喜的培训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