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 尹鸿祝 邹声文)我国在深化职称改革时,将进一步淡化职称概念,扩大执业资格制度的实施专业范围,争取通过5年的努力,使执业资格制度实施专业范围达到50个左右,基本形成比较完整的执业资格体系。
这是人事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作此表示的。据介绍,1995年以来,我国共有150多万人参加了各类执业资格考试,其中36多万人取得了各类资格,14个专业开始实施注册管理。
执业资格制度是职业资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政府对某些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实行准入制度,是依法独立开业或从事某一特定专业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必备标准。这一制度的实施,加强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促进了相关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为在人才管理方面与国际接轨创造了条件。
这位负责人表示,推行执业资格制度是深化职称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国际上,许多国家没有职称,主要是以执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职务的方式进行管理。深化职称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强化执业资格制度,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淡化职称概念。有些专业技术职务系列,条件成熟后,可以逐步向执业资格制度转化,如会计、审计、营销、工程中的部分专业。
据悉,目前越来越多的部门和行业协会要求在相关专业领域建立新的执业资格制度。人事部将继续按照统筹规划、急需先建、逐步推开的原则,积极研究和推进一些重要专业领域的执业资格制度建设。今年初,有关部门联合成立了全国注册工程师工作领导小组,计划继注册建设师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后,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等专业执业资格制度也将启动。此外,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我国还将重点在质量检验、各类经纪人、咨询服务、金融证券保险等专业领域加快执业资格制度的建设。
这位负责人还表示,我国将依据世贸组织关于服务贸易总协议的相关条款,借鉴各国的管理经验,积极推进执业资格的国际间互认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