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高职院校定位模糊、中高职生源结构衔接脱节、人才培养层级衔接不畅,造成中高职教育相互脱节,使得中职教育的基础作用难以发挥、高职教育的引领作用更难体现。
中高职衔接不畅症结如何解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示范校与骨干校建设的推进,高职教育取得快速发展,但并没有带动中职教育的同步发展,其中一个原因是高职教育定位不清,导致了中高职衔接不畅的一系列问题。
高职院校定位偏移
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构与基于工作过程理念的系统化课程开发,使得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得到进一步凸显,但中国传统的精英教育理念无形之中同化着高职教育的个性发展,部分院校定位模糊、特色难显,未能使职业技术等级的高层次得以充分体现。
中高职生源结构衔接脱节
高职教育应以中职毕业生为主要生源,以体现其“职业性”特点。然而,现阶段职业教育体系上下贯通不畅,高职教育生源基本上横向偏移到职教体系外的普通高中生源,使得中职教育陷于终结性教育境地,成为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人才培养层级衔接不畅
中职和高职本属于同一类型教育的两个不同层次,在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方面,高职均比中职高一层次。然而,由于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大多基于普通高中毕业生考虑,使得其实践操作层面较难超过中职,甚至在某些课程领域重复办学,造成职业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分割所造成的中高职教育相互脱节,使得中职教育的基础作用很难发挥,高职教育的引领作用更难体现,双方的质量与效益均受到极大影响。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目的不仅是要提高第一线人才的专业技术能力,而且是要把人的发展同自然与社会的发展协调起来,让人的高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即满足人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自我实现。为此,中高职衔接的发展路径可做以下几个方面的选择。
>>相关阅读: 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
>>相关阅读: 中央财政下拨2011年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补助金47.4亿
>>相关阅读: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职业教育发展需要院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