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职教育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高职教育本身的转型升级
时代要求高职教育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从总体上讲,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比如,高职学生的社会地位、认可度及收入还不高;作为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其质量离各行各业的要求尚有不少差距;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还没有最终形成,中高职之间在培养规格上的区分度还不够鲜明;高职教育还没能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重要方面军;在面临第三次新的工业技术革命以及中国企业日益全球化的进程中高职教育还没有准备好,等等。
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必须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高职教育本身的转型升级。并且,高职自身的转型升级,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事实上,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高职院校自身都在不断地进行“升级换代”。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我国早期的高职院校可以说是自身发展的1.0版。这个时期回答了什么是高职教育,高职院校在培养规格、教学设计、课程内容等方面与普通大学有何不同,在中国具体的条件下如何来办高职等问题。
随着2003年高职评估和2005年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的开展,我国高职进入了2.0版。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用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手段,来引导和约束高职院校的良性发展;并且利用创建国家示范点的典型力量来大规模地推行“工作导向”、“任务驱动”式的课程改革;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理念大规模地推动办学体制机制的改革,回答高职院校如何加强内涵建设、学校与行业企业如何才能做到双主体合作办学等问题。
而今,在我国经济加速转型升级和加速全球化背景下,高职教育迎来了3.0版时代。
高职教育3.0版出现的时代背景
这个版本的出现有其时代背景。
首先,中国虽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工业化基础依然薄弱。例如,大规模引进了生产线和生产设备,却并没有大规模引进制造生产线和生产装备的能力;庞大的汽车工业依然是外国的核心技术和制造设备加上我国廉价人才、廉价劳动力的组合体;检查维修费居高不下是因为进口了大量昂贵的仪器设备;中西部地区不发达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科技含量在农、林、牧、副、渔中的份额太低;我国优势的传统产业日渐缺乏优势的原因在于没有用高科技进行改造;甚至如电梯、厕所的出水感应器、新型打印机、照相机等产品依然是外国品牌的天下;在环保、节能、绿色、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新一轮竞争中,我国与国际水平的距离并没有缩小。
上述局面的造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的技术教育还比较薄弱,培养不出大批既能动手,又擅长技术攻关和技术革新的技术人才。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高职院校必须面对这一挑战,承担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技术转型升级、装备转型升级的历史任务。
第二是中国和平崛起与现存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之间的矛盾所带来的挑战。虽然我国的GDP总量仅次于美国,但是GDP的结构和质量存在严重缺陷。在整个世界产业链的分工中,我国总体上处在中低端的位置。日本大和证券综合研究所分析师声称,“比中国人工费低廉的国家现在有很多,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角色已经结束了。加速向中国以外的生产据点转移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这些情况表明:要想彻底告别依赖外国技术进行贴牌生产的经济模式,要想改变我国在世界产业链分工中的中低端地位,就必须增大我国自主技术的“红利”,造就数以亿计的技术能手,像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样,大规模地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改良。而要完成这个任务,高职院校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技术创新使命,并将之落实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之中。
第三是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挑战:要培养大批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过去提技能型人才,现在提技术技能人才,其含义究竟有何分别?“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具有丰富的内涵,如何才能培养出来?他们应当具备何种知识、技能、技术和素养?人才培养方案对此应如何体现?
|